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中國作家網(wǎng)>>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給曾國藩算賬,給反腐敗支招——訪張宏杰

http://taihexuan.com 2015年01月29日16:22 來源:中華讀書報 馬燕、郭倩
《給曾國藩算算賬:一個清代高官的收與支(京官時期)》,張宏杰著,中華書局2015年1月第一版,38.00元  《給曾國藩算算賬:一個清代高官的收與支(京官時期)》,張宏杰著,中華書局2015年1月第一版,38.00元

  對曾國藩的研究可說是當下的一門顯學,但人們對他的關(guān)注多集中在其事功和道德文章。而歷史學者張宏杰的新書《給曾國藩算算賬》從曾國藩的收支情況入手,為我們還原了一個生活在柴米油鹽中的曾國藩,也展現(xiàn)了一幅真實的清代京官經(jīng)濟生活畫卷。閱讀這本書,不但使我們對曾國藩有新的認識,也能引發(fā)我們很多其他的思考。圍繞該書,本報對張宏杰做了專訪。

  十三年京官生涯,怎一個“窮”字了得

  讀書報:您的研究細致梳理了曾國藩的經(jīng)濟生活,在研究過程中,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張宏杰:曾國藩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鳳凰男。一家人從小拼命供他讀書,希望他通過考學,改變整個家族的命運。去北京參加會試,需要親戚們東拼西湊才籌齊路費。后來曾國藩讀書成功,被朝廷授以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相當于副處級,然而家里人卻未曾沾到什么光。道光十八年曾國藩中了進士之后呢,曾經(jīng)衣錦還鄉(xiāng),在家里呆了一段時間。臨走的時候,他專門去看望幾位母舅,跟他們告別。當時他的大舅已年過花甲,卻“陶穴而居,種菜而食”,過著半野人的生活。曾國藩不覺“為惻然者久之”。他的二舅江永燕比大舅強一點,也好不到哪去,三間茅草房,東倒西歪。二舅送他走時,對他說:“外甥做外官,則阿舅來作燒火夫也!蓖馍銓砣绻鐾夤,我一定給你做燒火夫,就是你讓我跟著享幾天福吧。曾國藩到北京整整當了五年的官,沒有給兩個舅舅寄過一文錢。這個二舅最后沒有等到享外甥的福,幾年后貧病而死。曾國藩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難過,嚎啕大哭了一場。

  曾國藩在北京做了十三年京官,十三年當中,他的經(jīng)濟生活的主旋律就是一個字,窮。

  清代到北京作官,成本高昂,需要準備高額的路費以及到京后租房的費用,所以很多人進京為官前,都要想方設(shè)法籌集資本。曾國藩是通過一家一家“拜客”來獲得“賀禮”的辦法來籌資。他在老家湖南省花了近一年時間,奔走了近三千公里,拜了一千二百多家,其中不光有親戚朋友家,還有大量無親無故的商鋪和官員,一共收到了將近1500兩“賀禮金”。這種“籌資”方式,以前還沒有人提及。

  還有,曾國藩到四川擔任鄉(xiāng)試主考時,為了保持翰林體統(tǒng),帶了整整七大箱官服上路,但是因為無力負擔過高的購置費用,他戴的蜜蠟朝珠居然是假貨。出京前,他要仆人買一個“小戥子”,用于稱量路上地方官員所送銀子的重量。

  他老人家在做京官時,成天為錢發(fā)愁。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曾國藩在家書中說:“余自去歲以來,日日想歸省親。所以不能者,一則京賬將近一千,歸家途費又須數(shù)百,甚難措辦!蹦菚r曾國藩已升任內(nèi)閣學士加禮部侍郎銜,堂堂副部級,居然掏不起回一趟老家的路費。

  讀書報:曾國藩的官為什么當?shù)眠@么窮呢?

  張宏杰:主要原因就是清朝的低薪制。在清朝的俸祿體系中,曾國藩這樣的七品文官,年俸是125兩白銀。清代一兩白銀的購買力,如果對歷史有所了解的人大致心里有一個數(shù),我們用大米購買力換算的方法,大概一兩白銀相當于今天的200元人民幣。當時曾國藩一年的工資加上所有津貼換算過來就是25000元錢,每月2080元錢。所以曾國藩沒錢的第一個原因是收入低。第二個呢,也很簡單,花費大。道光二十年,曾國藩衣食住行全部的經(jīng)濟開支加起來為620兩白銀,也就是說他這一年的財政赤字是495兩白銀,相當于99000元人民幣。做一年官,賠了這么多錢。

  讀書報:花費這么大。克腻X都花到哪兒去了?

  張宏杰:曾國藩畢竟是朝廷命官。在傳統(tǒng)時代,不管收入多低,官員都要維持他的尊嚴和體面。首先住房不能合租,必須是租一個像樣的四合院,獨門獨院,門口掛塊牌子,某某官宅。曾國藩房租年支出160兩,僅這一項就比他全年工資都高了。第二大支出是社交應(yīng)酬。清代禮儀繁瑣,隨份子比今天多。另外別人請客你不能不去,別人請了之后,你也不能不回請。道光二十一年,曾國藩給朋友婚喪嫁娶、朋友父母生日送的禮,加起來是70多兩白銀。他自己請客吃飯用了40多兩。這兩項加一起就是110多兩。第三是買服裝的支出。清代對官服的要求非常嚴格、非常瑣碎。春夏秋冬,一個官員的帽子、衣服、鞋都有嚴格的要求。然而清代沒有公款采購制度,你進京當官,這一套都置辦齊了,至少得500兩到800兩。很多京官不得不長期租借官服;谏缃恍枰,曾國藩買自己的衣服、夫人孩子的衣服花了相當多的錢。另外,交通費支出也十分昂貴,卻沒有公車、沒有交通補助。

  讀書報:這么大的赤字,如何彌補?

  張宏杰:清代京官彌補赤字的途徑大概有以下幾種。第一是家族補貼。曾國藩家里沒多少錢,剛才提到過,他中了進士之后,湖南各個州縣幾乎都走遍了,四處向別人索取賀禮,攢了1500兩白銀帶到北京,作為他當官的資本。第二是冰敬和炭敬。地方官到北京辦事的時候,都要給自己認識的京官送上10兩、8兩的銀子,冬天就讓你拿這點兒錢買點兒炭取暖,夏天就買點兒冰消暑,就叫炭敬、冰敬。這個嚴格來講是灰色收入,但在清代這幾乎是一個公開的規(guī)則。第三個渠道就是借錢。曾國藩在道光二十一年底,家里帶來的銀子花光了,借了50兩才勉強過了年。

  理學修養(yǎng)助曾國藩“保持清節(jié)”

  讀書報:當時很多官員都收灰色收入,為什么曾國藩不這樣做呢?

  張宏杰:曾國藩是理學家,追求道德修養(yǎng),那么就不能肆意謀求灰色收入。京官時期,曾國藩立下了“不靠做官發(fā)財”的錚錚誓言。但是,做一個清官,其實是很痛苦的。

  我在曾國藩的日記中發(fā)現(xiàn)了一條很有意思的記載,那是在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初十,他說:“昨間聞人得別敬,心為之動。昨夜夢人得利,甚覺艷羨,醒后痛自懲責,謂好利之心至形諸夢寐!本褪钦f白天跟人出去吃飯,一個朋友在酒桌上聊起來,有人送了我一筆別敬,數(shù)目很大,曾國藩當時就很羨慕。晚上自己做夢,夢見有一個朋友發(fā)財,他在夢中就羨慕得不得了。他反省道,好利之心在夢中都不能忘,可見我已經(jīng)卑鄙、下流到了什么程度。還有一條日記也很有意思,在這一年十月十九日,曾國藩在日記中說:“兩日應(yīng)酬,分資較周到。蓋余將為祖父慶壽筵,已有中府外廄之意,污鄙以至于此!此賈豎器量也。不速變化,何以為人!”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回想起來這段時間送禮金都很周到,誰通知我,我都去,而且隨的錢都很多。我為什么這么做呢?其實過幾天我祖父的生日到了,我準備在北京擺幾桌,通過祖父的生日收一點兒賀禮,渡過目前的財政危機。想想自己發(fā)誓學做圣人,居然打這么一點兒小算盤,實在是太要不得,于是在日記當中痛罵自己。

  另外有一個細節(jié)非常有說服力。有一些京官有一個比較大的經(jīng)濟來源,就是給地方官在北京辦事,謀取一些灰色收入。很多京官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了巨額錢財。但在曾國藩的資料中,我們找不到任何一筆這樣的記載。

  讀書報:通過細究曾國藩經(jīng)濟生活的細節(jié),您有何收獲?

  張宏杰:細節(jié)中的曾國藩,遠比那個“永遠正確“的“圣人”可愛。這些細節(jié)是很有趣,我覺得通過這些細節(jié),我完成了兩個“穿越”:一是對曾國藩內(nèi)心的“穿越”,另一個是對晚清社會的“穿越”。

  曾國藩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家或者軍事家、思想家,他首先是一個人。是一個生活在柴米油鹽中的人,是一個終生掙扎、糾結(jié)、沖突和矛盾的人,是一個既有靈魂又有體溫的人。通過觀察他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如何俯仰揖讓,我們可以切身感受到曾國藩在種種艱難面前的猶豫與堅定、拘執(zhí)與圓通、笨拙與精明,更深入地分辨他的“天理”與“人欲”,更真切地領(lǐng)略他的人格和魅力。

  另外,通過曾國藩,我們更可以直觀地了解晚清的政治與社會。通過觀察曾國藩如何建立和使用“小金庫”,如何拒絕和處理下屬送來的禮品,我們可以觀察晚清官場種種微妙而復(fù)雜的“潛規(guī)則”的具體運作。這種觀察常?梢猿吻逶S多流傳甚廣的誤解。比如所謂“陋規(guī)”,它的產(chǎn)生是迫不得已,它的流向也并非如我們所想象的盡入私囊。事實上,它是晚清財政制度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讀書報:曾國藩之所以沒有淪為貪官,他的理學修養(yǎng)起了很大作用,而這種理學家的修養(yǎng)功夫是今天的我們很難想象的。這給我們什么啟發(fā)?今天官員的道德提升能否從中取資一二?

  張宏杰:是的,中國古代官員和今天有一個重大的區(qū)別,就是古代官員都是三榜進士出身,浸淫于孔孟經(jīng)典當中。儒學對他們的人格有著強大的塑造作用。明清兩代清官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是理學信徒。比如明代著名清官薛瑄就以理學名世,他一生直節(jié)不屈,被稱為“光明俊偉薛夫子”、“鐵漢公”。他的名言是只有“見理明而不妄取”者,才是真正的清官。而另一清官海瑞則深受王陽明心學影響,強調(diào)心口如一、知行合一,終身活在天理與世俗的交戰(zhàn)之中。清代清官多出于康熙朝。著名清官陸隴其“篤守程朱”,被尊為清代理學第一。熊賜履、李光地兩位清官,也都是著名的理學名臣。其它清官如張鵬翮、蔡世遠、陳鵬年等無一不是理學精深之士。而康熙朝正是清代理學大興之時。

  晚清的曾胡左,都精研理學。胡林翼晚年皈依理學,“立定志向,在‘理’路上做人,不做不休”,有“人生晚節(jié)末路,不可一毫失著”之愿。這種現(xiàn)象自然并非偶然。正是理學提供的“意志萬能”理論,支撐著曾國藩等人在無比骯臟的官場中超拔流俗,抵御住了種種誘惑。

  所以官員有沒有信仰,對他的人生選擇是很重要的。沒有其他信仰,那么只能信仰金錢了。

  高薪能否養(yǎng)廉?制度如何反腐?

  讀書報:書中詳細計算了清朝官員的官俸收入,指出官員腐敗現(xiàn)象與收入低分不開。以此觀照當下,收入低是否是國家公職人員貪腐問題的原因之一?收入低在多大程度上導(dǎo)致貪腐?

  張宏杰:低薪不一定導(dǎo)致貪腐。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都是低薪制,但是即使是最低薪的朝代,也仍然會有個別清廉官員出現(xiàn)。但是,從大數(shù)據(jù)來看,收入過低,同時又沒有朱元璋那樣極為強硬的高壓鐵腕的反腐措施,則很容易引發(fā)大面積的貪腐。明清兩代是中國歷史上薪俸最低的兩個朝代,這兩個朝代后期腐敗程度之深、面積之廣,在中國歷史上堪稱登峰造極。這兩者之間,并非只是一種巧合。如果合法收入無法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大多數(shù)官吏的選擇必然是貪腐。

  以曾國藩的收入為例,每月兩千塊錢,在北京能生活嗎?不可能。我們今天在北京生活的人,一個月至少也花兩三千塊錢吧?而且,今天我們一個家族,男女雙方都有收入,曾國藩一個月兩千塊錢,可是要養(yǎng)活老婆孩子一大堆人。做官賠錢不是曾國藩一個人的現(xiàn)象,這是當時京官的普遍現(xiàn)象。

  中國歷史上,不光有低薪制,還有無薪制時代。官員們都是靠對老百姓吃拿卡要活著。這種低薪制和無薪制,反映了以皇權(quán)為核心的傳統(tǒng)財政制度的自私性與短視性。從皇帝的視角看來,采取“薄俸制”和“低餉制”既省心省力,又為國家節(jié)省了大量財政經(jīng)費。但事實上,這是典型的掩耳盜鈴之舉,對最高統(tǒng)治者來說,同樣是“占小便宜吃大虧”。因為大部分官員會選擇謀取灰色收入,最后給國家造成的損失比開足工資還要大。

  讀書報:近些年主張“高薪養(yǎng)廉”的呼聲很高,那么,“高薪”真能“養(yǎng)廉”嗎?“高薪”之外,“養(yǎng)廉”還有哪些必要的措施和政策?

  張宏杰:高薪并不一定能養(yǎng)廉。高薪只是養(yǎng)廉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把薪水提高到讓官員們光憑薪水就能過上體面生活就行。

  中國歷代為什么大多實行低薪制呢?因為歷代政府都想把控一切,導(dǎo)致官吏隊伍人數(shù)過多,國家財政負擔不起。所以高薪,或者說提高薪水養(yǎng)廉的前提,是政府放權(quán),同時削減公務(wù)員隊伍。如果把公務(wù)員隊伍削減掉三分之二,同時每個公務(wù)員的工資漲上三倍,狀況可能就比較合理一些。這是高薪養(yǎng)廉需要的前提條件之一。

  前提條件之二,是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我們很多人只知道新加坡高薪,但是不知道,新加坡與此配合的,還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防治腐敗。事實上,世界上清廉指數(shù)高的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新聞媒體等對官員的監(jiān)督是非常嚴厲的。比如香港行政長官參選人唐英年位于九龍?zhí)恋拇笳瑑?nèi),涉嫌有面積接近兩百平方米的違規(guī)建筑物。媒體接到報料后,一大早就把唐英年的宅邸包圍得水泄不通。更有幾家媒體居然租用多達9輛吊臂車從“高空”拍攝宅內(nèi)情況,“直搗唐穴”。有這樣無死角的監(jiān)督,高薪養(yǎng)廉才會起作用。要不然,高薪只能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一些清廉指數(shù)較高的國家,通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信息透明。自1995年起,瑞典在“清廉指數(shù)”、“最適宜人類居住國家”、“環(huán)保成效”等國際排行中,一直名列前茅。原因是從1776年,也就是中國乾隆四十一年(那一年和珅被乾隆任命為戶部侍郎,開始步入政治高層)起,瑞典就開放了政府記錄,供民眾查詢。從那一年開始,瑞典公民就有權(quán)查看官員直到首相的納稅清單,這個傳統(tǒng)延續(xù)至今。任何人想了解國家領(lǐng)導(dǎo)和普通官員的收入,都可以直接給稅務(wù)部門打電話咨詢,稅務(wù)部門的工作人員會向你提供數(shù)字,并不查問你是誰。

  196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先后制訂了財產(chǎn)申報法規(guī),實行財產(chǎn)申報制度和金融實名制度。對于限制灰色收入,遏制公權(quán)腐敗有良好的作用。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lu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