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綜述 >> 年度綜述 >> 正文
2014年是中外戲劇交流廣泛、舞臺亮點猛增、演出季頻繁的一年。中國國家大劇院為紀念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于4月啟動了中外莎劇系列演 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于2月至3月和8月兩次舉辦“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演”,中國國家話劇院于9月至11月舉辦“第六屆國際戲劇季”,文化部對外演出 公司和北京市政府于11月至12月舉辦“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此外還有4月至5月 “林兆華戲劇邀請展”,7月至8月“第四屆中國兒童戲劇節(jié)”,8月至9月“北京青年戲劇節(jié)”、“愛丁堡前沿劇展”,10月至11月“第二屆烏鎮(zhèn)戲劇節(jié)” 等,其間都匯集了眾多中外有內涵、有創(chuàng)意的戲劇作品。
據北京演出行業(yè)協(xié)會統(tǒng)計,2014年北京各類營業(yè)性演出共計24595場,其中話劇類演出4519場,比去年增加5%;兒童劇類演出3134 場,其他類型及小劇場演出3200場。話劇、兒童劇、相聲、雜技等語言類劇目,占演出總場次的67.8%。按觀眾人數(shù)統(tǒng)計,話劇類觀眾147.1萬,兒童 劇類觀眾101.5萬,其他類型及小劇場觀眾106.1萬。這些數(shù)字背后,是院團發(fā)展和文化市場的良性互動,是各個劇場紅紅火火的演出場面,也是中外戲劇 交流的嶄新景觀。有專家斷言,如今話劇的危機已經過去,在各個藝術門類中,其發(fā)展已經顯示出良好態(tài)勢。
關注社會現(xiàn)實的原創(chuàng)戲劇
在2014年,中國原創(chuàng)戲劇依然顯示了關注民族歷史、社會現(xiàn)實的特點。8月,云南昭通地震發(fā)生,云南省話劇院迅速作出反應,在兩個月內就創(chuàng)作演 出了話劇《魯?shù)?2小時》,為觀眾展示一個大學生村官在危難面前自我選擇、勇于擔當,帶領鄉(xiāng)民走出死谷、走向新生的故事,它表現(xiàn)了一個年輕人特殊的成長經 歷,也表現(xiàn)了震區(qū)內外合力救災的大愛壯舉?傉拕F演出的《兵者,國之大事》,從和平年代如何加強國防意識的戰(zhàn)略角度,直面部隊軍演中出現(xiàn)的只求規(guī)模壯 觀、設計完成場面的弊端,表現(xiàn)新一代軍人摒棄不良積習、堅持實事求是、打造鐵血軍魂的意志品質。
9月,由黃盈編劇導演的《棗樹》在國家話劇院演出,這是一個反映時代變化和市井人情的戲劇,北京老城區(qū)的大雜院里,何大媽一家和老鄰居們面臨拆 遷難題,各自施展心機,而何大媽最割舍不下的是院子里老伴種下的棗樹。時代的變遷、生活的甘苦,圍繞著棗樹的留存展開悠悠的離愁別緒。棗樹作為一個老人的 化身、一種生活狀態(tài)的象征、一種心靈依托的歸屬,富有意象美,也是全劇的支點。一院子人在搬遷之際對于棗樹的情感,有濃郁的詩的韻味。此劇遵循現(xiàn)實主義的 美學原則,富有生活氣息和表現(xiàn)色彩。
2014年原創(chuàng)劇目中,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出的《長夜》引人關注,此劇由李寶群編劇,查明哲導演。它揭示了新時期以來高速發(fā)展的社會經濟,快速致 富的世態(tài)人心,給普通的底層民眾造成的心理沖擊和情感壓力。當年,作為小包工頭的大哥,帶領他的農民兄弟進城承包工程,在建樓房失火倒塌后,大哥受傷身 亡,虎子被抓坐牢。嫂子在縣城邊開了家飯店“月兒樓”,這里成為當年的兄弟們的聚會之地。如今,心黑手辣的崔二哥已經成了大款,發(fā)了財又面臨三角債的佟老 三又遇到資金難題,他倆都想娶嫂子為妻,可是嫂子卻一直滿懷心事。嫂子把他們召集回來,是因為虎子在這一天刑滿出獄。被放出來的虎子滿腔憤恨,要向當年陷 害他的人復仇?墒巧┳诱f出當年秘密:層層轉包后的工程毫無利潤,大哥只好虧心購進劣質建材,結果樓房倒塌,害人害己。嫂子決定賣掉“月兒樓”,給大家一 個補償。而這幫農民兄弟突然意識到,總有些情分不能割舍,因此,他們要合力保住“月兒樓”。全劇結合嫂子哼唱的東北小調《月牙五更》,顯示著社會大眾對心 靈懺悔、自我救贖的渴望。盡管還有風,還有雪,還有夜;但是天上有明月,世上有人心,因此人們總有信心走出長夜。
書寫民族的歷史記憶
9月18日是一個撩起民族痛感的日子,孟冰編劇、林兆華導演、北京人藝的話劇《公民》在首都劇場首演。這個戲的結構、場面、敘事模式,與傳統(tǒng)的 戲劇體系不同,它把末代皇帝溥儀的自我追索、靈魂反詰、斑駁思緒與現(xiàn)實境遇疊加在一起,讓他在現(xiàn)實與回憶之間穿梭,形成一種迷離恍惚卻色調濃郁的舞臺鏡 像。它有兩條敘事線索:一是以現(xiàn)實筆觸描摹出的溥儀后半生的生命軌跡,即從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被特赦后的溥儀,在新中國的社會環(huán)境里逐漸被改造成公民的過程; 二是以溥儀與鬼魂的對話,展示他對宮廷生活的追憶,以心靈自語的方式,反映出帝制舊夢在他心頭縈繞,像揮之不去的魅影,占據了他惶惑、懵懂、迷惘的心境。 在現(xiàn)實層面,溥儀完成了自我身份從皇帝到公民的喜劇性轉變;而在意識層面,其不斷追溯在宮廷生活中身心被鉗制、被異化、從男人到非男人的悲劇性。
9月26日,遼寧人民藝術劇院的抗日史詩劇《祖?zhèn)髅胤健吩谏蜿柺籽,此劇?933年至1934年日偽時期的沈陽北市場為背景,展現(xiàn)祖?zhèn)髅t(yī)卜 振堂及其醫(yī)館“正德堂”的傳奇經歷:卜家是滿族正白旗旺族,祖上世代為醫(yī),持有14代相傳、300多年驗證的專治紅傷外創(chuàng)的祖?zhèn)髅胤浇饎偵。在?zhàn)爭時期, 金剛散既是義勇軍的救命良藥,也是日本鬼子的覬覦目標。良醫(yī)卜振堂與義勇軍團長邵正剛曾在江湖結怨多年,但在外敵壓境之際,兩人逐漸走近,相互信任,棄私 仇而取公義,從惺惺相惜到成為生死與共的兄弟。卜振堂為保住藥方,自行清理門戶,清除自家的腐敗變質分子,而讓藥方留與正心正德之人,造福后世!蹲?zhèn)髅?方》不僅塑造了具有民族氣節(jié)的正面形象,謳歌了民族精神和文化遺產的捍衛(wèi)者的高尚品格,展現(xiàn)了崇德、尚武、信義、弘道的人物群像,而且展現(xiàn)了超越血脈宗親 的民族之愛,在戲劇情節(jié)中,醫(yī)道、人性、親情、鄉(xiāng)愁緊密交織,人物的命運軌跡和人生遭際頗為傳奇。
無論是一個封建皇帝在歷史變遷中的思想蛻變,還是東北地區(qū)的百姓在民族大義面前的人心所向,戲劇當中都顯示了對于歷史的推進力量的正面闡釋,以及對歷史中的人性的深入思考。
小劇場戲劇的新進展
中國國家話劇院上演的《花心小丑》由“90后”導演査査執(zhí)導、單冠朝主演。此劇透過“花心小丑”這樣一個獨特視角,反映了人與城市既熟悉又陌生、既相吸又相斥的奇特關系;并透過花心小丑的壓抑與失落、忍耐與堅持、夢想與追求,反映了進城農民工五味雜陳的人生。
《花心小丑》的舞臺設計很洗練卻頗有意味,由此可以看出導演的空間感和心理內涵。舞臺上空垂吊下不同的小方塊,使天幕形成錯落的方位空間,也對 主人公的身體形成不確定的壓迫感。臺中央最醒目的地方,只有一個大“魔方”——兩米多高的正方體,它自身及其一扇門皆可旋轉,這扇大門在翻轉之間,時有動 畫式的影像投射其上,幻化出一幕幕光怪陸離的都市鏡像。小丑所在的空間,經導演處理,變成了怪誕、異化的有意味的形式!疤焯没▓@”的人模狗樣,帝王會所 的虎豹豺狼,醫(yī)院太平間的美的消失,寒冷街燈下主人公的迷惘,人生的悲喜轉換之間,被賦予真實可感、復雜多變的況味。舞臺調度中,花心小丑在魔方之中躥上 跳下,此出彼入,景隨人動,靈活多變;動畫意味的影像介入,簡明扼要地勾勒了小丑的活動背景,增強了藝術表現(xiàn)的豐富性。
小劇場話劇《我的妹妹,安娜》的編劇郭琪將托爾斯泰的經典文學作品作為劇本創(chuàng)意的出發(fā)點,站在當代文化立場,反思兩性關系、濃情烈愛、情感危機以及家庭倫理的現(xiàn)代意義。
戲劇從安娜哥哥的視角看待妹妹的悲劇,從哥哥的情感危機,引出妹妹安娜與沃倫斯基的相遇,由此展開一段絕望的愛情之旅,安娜最終走向冰冷的鐵 軌,不是因為她與沃倫斯基愛已成灰,而是她的丈夫卡列寧對她尊嚴的詆毀,導致他生命意志的破碎。哥哥的出軌與安娜的出軌導致完全不同的結局:哥哥的生活回 歸本位,甚至因為害怕失去,反使其妻對他越加珍惜;而安娜夾在兩個男人中間,感受來自雙方的壓力,名譽的壓力讓她身心俱疲,這也反映出社會倫理與傳統(tǒng)意識 對女性的苛責與蔑視。作為安娜的愛情對象,沃倫斯基在劇中并未出現(xiàn),被愛的“男人”的“缺席”,情感的支點虛化,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捉摸的事,或許也是編 劇的深意。
本劇構思巧妙,富有創(chuàng)意,哥哥的情感線與安娜的情感線融洽地交織在一起。哥哥的情感危機帶有喜劇色彩,而妹妹安娜的移情別戀帶有悲劇情愫,因為 兄妹的親情關系,導致彼此難以割舍,在生活中,他們互為對方的旁觀者,在家庭危機時又互為對方的調停人。因此,兩種性別、兩種視角、兩種姿態(tài)產生對比,這 既使戲劇情節(jié)不致單一,也使戲劇情節(jié)形成一種張力。
“劇本荒”的問題被戲劇界關注由來已久,但是,由于戲劇構思的難度,劇本收益的微薄,排演周期的時長,戲劇上演的不易,這個問題在2014年依 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或許是一波又一波的外國戲劇來華演出,讓觀眾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別處”,從而對本土戲劇表現(xiàn)欠佳有所疏忽。但是,在總結2014年 度戲劇成績的同時,如果看不到原創(chuàng)劇目數(shù)量與質量上的不足,勢必會盲目樂觀,為外域戲劇的斑斕鏡像所迷,從而忽視本土戲劇創(chuàng)作資源的涵養(yǎng)與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