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中國作家網(wǎng)>> 美術(shù) >> 美術(shù)動態(tài) >> 人物 >> 正文

不應(yīng)被遺忘的詩書畫家

——哈佩先生十年祭

http://taihexuan.com 2015年01月19日12:58 來源:中華讀書報 趙大民

  我與哈佩先生緣慳一面,但對于先生的詩書文章,卻仰慕已久。大約在上世紀(jì)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歷盡浩劫的津沽文壇,春風(fēng)駘蕩,萬物復(fù)蘇。詩詞社團,接踵而起。我于劇事之余,偶爾涉足天津詩詞學(xué)會的雅集活動,或中秋賞月,或重九登高,與王學(xué)仲、朱其華、范曾、陳云君諸先生相過從。這期間也結(jié)識了一些津門書畫界耆宿如龔?fù)、張牧石、江嬰、柏麗等,獨未識哈佩先生。本世紀(jì)初,《天津老年時報》擴版,每從《消閑》版讀到先生的詩作,大都為短章簡制,清麗雋拔。其后,陳云君先生編《天津詩詞》、閻復(fù)興先生編《津門百家詩詞選》,對墨農(nóng)(先生字)詩作多有選錄。所讀日多,所悟日深,覺得墨農(nóng)先生的詩詞淡雅率真,不染塵垢,淺斟低唱,別具一格。尤長于七言絕句。如該編所選先生詩作一百八十五首,其中五律三首,七律八首,五絕十七首,而七言絕句獨占一百五十七首,先生雅好,于此可見。

  觀先生詩,大都即物興懷,有感而發(fā)。耳目所寓,心神所適,情動于中便發(fā)而為詩。無強構(gòu)枯索之嫌,無病呻吟之弊,故其思雋,其境新,其意遠。如七律八首中之《答友人》:

  雙鯉迢迢情意多,感君數(shù)問境如何。長貧敢問居牛后,往事尤驚畏虎多。白眼對天聊寄慨,青春誤我任消磨。從來不灑窮途淚,把酒澆愁一放歌。

  窮愁潦倒乃至寄慨于天,回首往事只緣青春多誤,但猶不灑窮途之淚,而以放歌釋之,解之。字里行間寄托了多少郁結(jié)之思難言之隱!次如《秋夜》:

  蕭疏黃葉下秋槐,酒渴思茶夢乍回。靜聽時鐘清似水,旋看爐火漸成灰。千家砧杵秋驚起,萬里霜天雁帶來。幽緒不容閑務(wù)擾,且尋明月共徘徊。

  此詩純乎寫情,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午夜夢回,先聽時鐘,繼看爐火,再聞?wù)梃疲滞,在兩聽兩看之間,騁懷萬里,思緒千迭,終不能繼續(xù)入睡,只好尋明月以共……這里只一“共”字,便道出詩人無限惆悵、無比寂寞的情懷。此外,像七律《問天》、五律《感賦》等,皆先生用心之作,詞淺而思深,看似超然曠達,實則深悲內(nèi)斂,讀之如聆其聲,如見其人。

  先生工絕句,七言尤善。此體唐人已造巔峰,世畏其難,而先生獨擅其體。集中所收百五十首,蓋歷年所賦之精華,掬芬攬秀,于斯盡備矣。觀其所制,大都為登高臨水、吊古傷懷之作,兼有翰墨酬答、題書題畫、興會賡和之屬。其中題畫詩三十五首,詠花傷時詩二十一首,皆能別出心裁,不落俗套。大則黍離麥秀,寄寓家國之思;小則粉黛鬢影,曲盡閨闈之態(tài)。時跨半紀(jì),境移南北,所見所聞,靡不入詩。綜合觀之,無異于一部詩人的心靈史、百慨圖。如《題四君子》:

  數(shù)點寒香天地心,羅浮夢影費沉吟。偶來欲問春消息,試向梅梢仔細尋。(其一)

  一朝雨過得新涼,故舊閑來話短長。共愛東籬秋色好,黃花紫蟹醉重陽。(其四)

  非有梅蘭之心、竹菊之性蓋不能此也。再如《題〈清明上河圖〉》。

  粉黛飄香處處春,錦車寶馬六街塵。君臣共享平康樂,沉醉東風(fēng)夢里人。(其一)

  移宮換羽唱新詞,檀板金樽掩笛枝。難得風(fēng)流宋天子,夜深親訪李師師。(其三)

  其題詩共四首,描神狀貌,皆似親臨其境。蓋先生以詩人兼畫家,故以詩眼觀畫則畫活,以畫筆賦詩則詩采。誠如宋人張舜民《畫墁集》所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墨農(nóng)先生“題畫”之境界,洵得其妙。

  觀夫詩之為作,古有四要:曰性情真,學(xué)問博,心地凈,胸次高。四者各有規(guī)鏡,又互為因果。細究之,人無真情真性,豈能抒肺腑之言?無博學(xué)真知,何以示雄姿俊采?心地不善斷無仁愛之章,胸次不高更寫不出高屋建瓴、雄視萬古之篇什矣。以此四則觀先生,其詩品人品靡不臻善。集中所收最后一詩——《印度尼西亞海嘯賑災(zāi)義賣》,作于2004年秋,印度尼西亞大災(zāi)之后。先生以耄耋之年,多病之軀,興此義舉,詩而嘆曰:“當(dāng)仁欲往不由人,奈何殘年老病身。涂炭生靈唯痛哭,漫將一紙寄情深!逼鋾r距先生辭世不到一年的時間,及今讀之,令人肅然起敬。

  先生平生著述甚豐,詩稿所輯不過十之一二,且先生詩名久著,沽上賢達對其詩作多有嘉許,亦屬實至名歸。近者,任君玉書、李君筠、王君稚琪為緬懷先師,搜其遺稿如前述,稿竟,問序于余,余實不敢應(yīng)命,謝辭者凡數(shù)四,不得已,綴為數(shù)言,倘能對墨農(nóng)先生詩文彰顯盡綿薄于萬一,則筆者之幸,后學(xué)之幸也。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lu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