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中國作家網(wǎng)>>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移步而不換形”——看京劇《天下歸心》憶梅蘭芳

http://taihexuan.com 2014年12月16日09:30 來源:光明日報 張頌甲

  11月1日至12月25日,來京參加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的全球45臺精品戲劇,次第亮相,異彩紛呈。

  擔綱開幕大戲的,是國家大劇院出品的新編歷史京劇《天下歸心》。簡約空靈的舞臺上,“一桌二椅”漸漸隱于幕后,觀眾的雷鳴般掌聲久久不能平息。

  這出戲取材于《左傳·鄭伯克段于鄢》,通過描述春秋時期鄭莊公摒棄前嫌、與母親重歸于好的故事,展示中國古人“血濃于水”的孝道親情和非凡的智慧,具有濃厚的觀照現(xiàn)實、致敬傳統(tǒng)的意義。

  “一桌二椅”恢復(fù)百年老戲風格

  《天下歸心》首輪演出始于去年9月底。在排演的8個月內(nèi),開了上百次創(chuàng)意會,在四五百套舞美道具設(shè)計圖中,定下了近來少見的“一桌二椅”舞臺方案,恢復(fù)了百年傳統(tǒng)老戲的風格,最大限度地把空間留給演員,令人耳目一新。

  總導(dǎo)演張藝謀說:“京劇非常純粹,它的美存在于象征和寫意中,我希望用傳統(tǒng)的‘一桌二椅’舞臺概念,創(chuàng)造簡約和象征的表演空間,傳遞一種形式的美感。這種簡約,突出了演員,避免了奢華,強調(diào)了現(xiàn)代,符合今天的節(jié)奏!

  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些話竟和我60多年前在天津采訪梅蘭芳,親耳聆聽大師所說的話如出一轍。他認為,京劇作為古典藝術(shù),應(yīng)該保留它的傳統(tǒng)魅力。如果進行改革,也要保存它固有的規(guī)范和程式,不能冒失地大動手術(shù)。他說:“我以為京劇藝術(shù)的思想改革和技術(shù)改革最好不要混為一談,后者在原則上應(yīng)該讓它保留下來,而前者也要經(jīng)過充分的準備和慎重的考慮,再行修改,才不會發(fā)生錯誤。京劇是一種古典藝術(shù),它有上百年的傳統(tǒng),因此,我們修改起來也就更得慎重,改要改得天衣無縫,讓大家看不出一點兒痕跡來,不然的話,就一定會生硬、勉強,這樣,它所達到的效果也就變小了!彼貏e強調(diào):“俗話說‘移步換形’,今天的戲劇改革工作卻要做到‘移步而不換形’。”

  現(xiàn)代的人們也許不知道,60多年前梅大師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京劇改革“移步而不換形”的主張,當時并未被人們認知,反而一直被認為是與京劇改革格格不入的“毒草”!拔母铩敝,又被誣為“大毒草”。

  看了《天下歸心》的演出,我為梅大師揚眉吐氣。這是一出回歸傳統(tǒng)的大戲,一出踐行“移步而不換形”的大戲。

  提“移步而不換形” 梅蘭芳“捅了婁子”

  1949年10月底,梅大師在參加了全國政治協(xié)商會議后,在返滬途中,應(yīng)邀到天津市作短暫演出。他在津受到熱烈歡迎自不待言。11月2日下午,年方22歲剛剛進入天津《進步日報》做記者的我,有幸在海河之濱一所公寓里,訪問了梅大師。

  他身著深灰色西裝,雖在旅途,卻毫無倦容。那年他56歲,但看上去很年輕!岸嗌倌隂]在天津登臺了?”我問他!坝惺奈迥炅税!”他感慨地說。

  我們談的熱門話題是,新中國成立后戲劇改革問題。交談不久,他的秘書許姬傳也參加進來。對京劇如何改革以適應(yīng)新社會的需要,梅蘭芳提出振聾發(fā)聵的主張:“移步而不換形”。當晚,我寫出《“移步而不換形”——梅蘭芳談舊劇改革》訪問記,刊于11月3日《進步日報》。

  大約過了五六天,天津市文化局長阿英(錢杏邨)、副局長孟波把我叫到局里,告訴我這篇訪問記發(fā)表后,一些名家認為這是在宣揚改良主義觀點,與京劇革命精神不相容,他們已寫出批評文章,要見諸報端。后來,據(jù)說是周總理(一說陸定一)考慮到梅是戲劇界一面旗幟,出面予以阻止,建議由天津市妥善處理。梅大師因為“捅了婁子”,暫時不能離津。

  面臨如此變故,最于心不安的是我。過了兩天,我懷著歉疚和不安的心情,再次登門看望梅大師。我看他容貌有些憔悴。他焦急并帶有埋怨地說:“那天我只不過隨便和你說說,沒想到那么快發(fā)表,又那么快惹來許多麻煩……”

  我歉意地說:“這事應(yīng)由我承擔責任。您可以寫個聲明,說那個觀點本出于張某人,是記者強加給您的,與您無關(guān)。然后,我寫個檢討,承擔責任!痹S姬傳沉吟半晌說:“不好,那樣反而愈描愈黑,讓人感到梅先生膽小怕事,推脫責任,不虛心認錯!彼又f,“不如由我出面寫篇東西,講明那天記者來訪,梅先生有事,只說了幾句就走了,對于‘移步’的觀點,本是許某人所說,應(yīng)由我負責。”梅大師和我都覺得這樣處理也不妥帖。三人琢磨半天,終無良策。大師這次計劃在津只演7場,原定11月10日返滬,現(xiàn)在被此事纏身,一留就是半月。

  座談會解梅蘭芳燃眉之急

  又過了幾天,阿英局長電話告訴我:“梅先生的問題好解決了!彼屛乙煌ッ反髱熢⑺。阿英對梅大師說,為解決這個問題,準備由天津市劇協(xié)出面,召開一個舊劇改革座談會,請?zhí)旖蚴兄耸繀⒓,也請梅、許二位先生參加,大家可以就梅先生的觀點提出不同看法,梅先生也可重新修正一下自己的觀點。然后將座談記錄在《進步日報》全文刊登,由《天津日報》轉(zhuǎn)載,這事便可告一段落。梅大師聞訊,頓時有如釋重負之感。這個辦法不僅解了梅大師的燃眉之急,也使我這個缺少經(jīng)驗的記者得以解脫。

  1949年11月27日下午,座談會召開。在市劇協(xié)主席何遲致辭后,第二位就是梅大師發(fā)言。他站起來說:“我很高興在南下前夕還有這樣一次集會。我也很感謝大家在這回演出中給我以很多幫助!痹谏婕鞍l(fā)言主題時,他說:“關(guān)于劇本的內(nèi)容與形式問題,我來天津之初,曾發(fā)表過‘移步而不換形’的意見……我現(xiàn)在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形式與內(nèi)容不可分割,內(nèi)容決定形式,‘移步必然換形’……”今天看來,大師的檢查只是表了個態(tài)而已。他發(fā)言后,南開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華粹深、作家方紀等人相繼講話,對梅作了與人為善、和風細雨式的批評,會場氣氛相當溫和。最后,梅大師站起身來,頻頻點頭向大家致謝。

  次日(11月28日)晚8時多,我到車站送梅大師、許姬傳和梅的弟子言慧珠登上了去滬的火車。3天后,即11月30日,座談會記錄全文發(fā)表在《進步日報》第一版和《天津日報》第四版上。

  1961年夏,梅蘭芳因心臟病住院,周恩來總理特地從北戴河趕回北京探視。1961年8月8日,梅蘭芳不幸在阜外醫(yī)院逝世。國務(wù)院副總理陳毅擔任治喪委員會主任,8月11日隆重舉行追悼大會。作為一位藝人,梅蘭芳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殊榮。

  京劇固有的“形”不能換

  《天下歸心》的廣告上,非常醒目地用紅色標示“一桌二椅”圖案,可謂畫龍點睛,道出了“移步而不換形”的精髓。

  在傳統(tǒng)京劇寬闊的舞臺上,只擺上“一桌二椅”就可以開鑼唱戲了。一桌二椅,可以是客廳陳設(shè),也可以是床鋪羅帳,還可以是亭臺樓閣,又可以是高山峻嶺。劇情發(fā)展需要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這里有充分的寫意空間。不僅“一桌二椅”代表許多實物、實景,四至八個龍?zhí)啄艽砬к娙f馬,走一個圓場便是經(jīng)過了萬水千山。因此,京劇的“形”是不必“換”的。

  聲、光、電等新興科技手段加入舞臺布景,這可以顯示出京劇與時俱進的“移步”,但它只能大略對劇情加以烘托和渲染,不能把它們變?yōu)閷嶓w。如果真讓一匹馬走上舞臺,將成何體統(tǒng)?《三岔口》的武打是在燈火通明的舞臺上進行的,給人的印象卻是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如果把舞臺燈光熄滅,觀眾又如何看戲?這些都是不能更改的。也就是說,京劇固有的“形”不能“換”。

  京劇舞臺上表現(xiàn)的唱、念、做、打、舞蹈、諧謔等,都來源于生活,經(jīng)過千錘百煉形成的各色表演藝術(shù)程式。隨著時代的前進,藝術(shù)形式需要不斷充實、提高,表現(xiàn)手段可以適當?shù)乜鋸、擴大,但不允許失真。如果不按照京劇的特色和發(fā)展規(guī)律,硬要用“換形”的人為手段以求“移步”,例如把京劇改為“話劇加唱”,那么,“形”愈“換”,距離正確發(fā)展的藝術(shù)道路愈遠。

  今天,《天下歸心》秉承“移步而不換形”的理念,突出“一桌二椅”,演出得到廣泛的好評,又一次證明了梅大師嘔心瀝血提出的“移步而不換形”理論。以它為指針,大膽又謹慎地進行京劇改革的探索,讓京劇既“移步”,又不“換形”,將使人們喜聞樂見的京劇走上健康發(fā)展的康莊大道!短煜職w心》已經(jīng)做了示范,我們期望有更好更多的體現(xiàn)“移步而不換形”的京劇奉獻于廣大觀眾面前。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lu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