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舞臺 >> 戲劇院團 >> 正文
國家話劇院《棗樹》參展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
前晚,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演出的原創(chuàng)京味兒平民大戲《棗樹》,作為“2014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的參展劇目,正式在國家話劇院的大劇場上演。該劇根據(jù)一則真實老北京小院拆遷、老太太舍不得當年和老伴一起種的棗樹的新聞改編而成,把北京胡同大雜院的平民生活搬上舞臺。雖然在該劇的結(jié)尾處沒有給出棗樹是否能保留的答案,讓有些觀眾比較揪心,但黃盈導演說:“這個戲所傳達的其實就是老北京人和人之間的情感,棗樹不在感情還在就可以了!
觀眾們追憶老鄰居
和很多話劇強調(diào)戲劇矛盾沖突不同,《棗樹》把平淡的百姓故事以“生活流”的方式呈現(xiàn)在舞臺上,這樣的作品在中國國家話劇院的演出中并不多見。對于創(chuàng)作的初衷,黃盈說:“當時我正在排契訶夫的話劇《櫻桃園》,對于劇中貴族生活的消失,主人公抒發(fā)的對逝去生活的惆悵有著很深的感觸。正好看到這樣一則棗樹的新聞,這樣的細節(jié)觸動了我,作為一個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北京人有很強的創(chuàng)作沖動,我以自己的情感為基礎一氣呵成寫出來,如果說戲動人,不如說生活本身打動了大家。”
《棗樹》展現(xiàn)的鄰里情誼,讓許多觀眾在看過演出之后都追憶起了自己曾經(jīng)的老鄰居,想要找到那些久不聯(lián)系的老熟人敘敘舊。為此劇組特意聯(lián)系了北京電視臺,希望通過更加大眾化的平臺幫助大家尋找失散的街坊們。這一動議與北京電視臺新聞頻道一拍即合,雙方迅速策劃了“尋找老街坊”公益行動。“尋找老街坊”活動一推出便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積極響應,不少觀眾通過電話聯(lián)系電視臺尋找老街坊。原來住在西城區(qū)西草場胡同22號院的幾戶居民通過活動從北京各城區(qū)、甚至全國各地重聚而來。當已經(jīng)年逾花甲的劉俊芳老人找到了五十多年沒見的鄰居袁嬸時,興奮得吃了兩片安定都睡不著。而更讓她想不到的是,95歲高齡的袁嬸兒立刻認出了她是“劉家老二”,還說,“你一點兒都沒變樣兒!”
老街坊相約看“棗樹”
《棗樹》演出期間,這些老街坊們相約來到國家話劇院劇場,重聚《棗樹》蔭下,看著舞臺上全院老小圍坐小桌吃西瓜的場景,大家仿佛又找回了大雜院時代守望相助的那份情誼,紛紛表示以后也要常聚會、常聯(lián)系!稐棙洹穭〗M感受到觀眾們自發(fā)傳遞的溫暖能量,也受到了精神的鼓舞和滋養(yǎng),大家相約要將這種溫暖的能量平移進作品,用劇場和舞臺作為載體來影響更多的人。
《棗樹》的此輪演出將持續(xù)到9月14日,黃盈表示,會認真收集觀眾的意見和建議,并根據(jù)建議對每一場演出作細微調(diào)整,不急不躁地繼續(xù)完善這部作品。
晨報記者 和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