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中國作家網(wǎng)>>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王蒙推新作《悶與狂》 稱與新伴侶有共同語言

http://taihexuan.com 2014年08月07日10:57 來源:東方今報

  雖年近八旬,但作家王蒙的筆似乎還青春萬歲,其最新長篇小說《悶與狂》在8月即將出版。在過去的2013年,他出版了新修訂的70萬字的長篇小說《這邊風景》、中短篇小說集《明年我將衰老》等作品。被奉為一代人“青春偶像”的王蒙,日前接受了記者專訪,他笑談:“誰的青春都悶,誰的青春都狂。每一代年輕人,都該珍惜自己的青春�!�

  【青春】

  誰的青春都不是吃素的

  記者:你的《青春萬歲》影響了一代年輕人,但現(xiàn)在的年輕人可能會更喜歡看郭敬明、韓寒的作品,你看過這兩位青春作家的書嗎?

  王蒙:郭敬明的書我看得多一些。他對遣詞造句有自己的要求,追求語言和敘述的陌生化。他給我寄過《最小說》,但是里面的字比五號字還小一號,我沒法看。其實這個策略也是對的哈——您歲數(shù)大了眼睛花了,就別來看年輕人的東西啦。

  記者:現(xiàn)在電影院里正在上映郭敬明的《小時代3》和韓寒的《后會無期》。

  王蒙:《小時代》的第一部我看過。如果把它作為很有思想深度、社會意義的作品去要求,肯定不行,但起碼能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很接近年輕人的心理。里面有俊男靚女,那個混血兒,哎喲,帥得我都傻了。很多文藝作品表現(xiàn)大時代,它表現(xiàn)小時代,未嘗不可。

  記者:青春在每個時代都會發(fā)生巨變,能夠影響一代人的青春文學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時代特征的。隨著時代變遷,什么樣的青春文學會成為經典?

  王蒙:不僅是我這一代人和郭敬明這一代人不同,中間還有很多變化。比如王朔寫的《動物兇猛》,既和我不一樣,也和郭敬明、韓寒不一樣。真正好的作品,既有非常強的時代感,又不被時代限制。像《動物兇猛》,雖然寫的是“文化大革命”時期,但該悶還是悶,該狂還是狂,該鬧騰還是鬧騰。

  記者:現(xiàn)在的青年把郭敬明、韓寒當成偶像,你年輕的時候也是青年的偶像。“老偶像”怎么看待“新偶像”呢?

  王蒙:我不敢說對現(xiàn)在的年輕人有太多了解,但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青春,誰的青春都不是吃素的。

  我不同意把現(xiàn)在的年輕人歸成80后、90后,并貼上各種標簽�,F(xiàn)在年輕人掌握的信息量比當時的我們不知多多少。其實現(xiàn)在生活條件越好,麻煩也越多。比如結婚,我們那時候多簡單,請十來個朋友坐下,抓一把花生脆棗,稱一斤散白酒、半斤豬頭肉,就是一場非常豪華的婚禮。現(xiàn)在又是房子,又要專業(yè)的婚慶公司,忒麻煩。

  不同時代的人各有各的困惑。所以,年輕人別想光享福,也別覺得自己最倒霉。

  【信仰】

  從傳統(tǒng)文化和世界文化中尋找精神資源

  記者:現(xiàn)在我們總說,這是一個信仰崩塌的時代。

  王蒙:近年來中國發(fā)展非�?欤镔|水平提升迅速,但精神水平似乎沒有跟上,甚至還被壓縮了。在社會轉型時期,發(fā)生一些困惑、失范的現(xiàn)象,不可避免,不過我沒有那么悲觀。

  原來說中國人不愛讀書,但我也接觸年輕人,發(fā)現(xiàn)愛讀書的絕對不少。傳媒時代有一個問題,什么事兒都被放大。我們操心這些事兒的確應該,但在這個過程中,應該能找到出路。

  記者:你最近在文章《說說我們的精神資源》中提到我們有一種“文化愛國主義或者文化尋根”的心態(tài),你認為我們文化的根是什么?

  王蒙:中國在歷史上遇到過很多矛盾和沖突,郁悶和痛苦,但中國幾千年來都沒有倒下。今年是甲午年,甲午戰(zhàn)爭中國慘敗,但國家沒有亡;盧溝橋事變后,國家也沒有亡。現(xiàn)在中國身處全球化的時代,還能跟著走,在國家建設上有很大成績,說明中國文化仍有相當強的生命力。

  我認為要找到自己的精神資源,一是靠傳統(tǒng)文化,一是靠世界文化,就像鄧小平說的,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激情】 明年我將衰老,今夜還爬起來看世界杯

  記者:有人將你的新書《悶與狂》比做中國版的《懺悔錄》、《追憶似水年華》,你怎么評價這部作品?

  王蒙:起初我想給這部小說起名叫《煩悶與激情》,但發(fā)行方認為這樣容易讓讀者誤解為是一本學理方面的書,于是就改成了《悶與狂》。這是一次前衛(wèi)的寫作,有人說這是我“寫瘋了”之后的產物,其實,《悶與狂》是一種心靈化的創(chuàng)作。

  記者:一般大家認為“悶與狂”是年輕人的狀態(tài),經過幾十年的沉淀會變得平靜。作家鐵凝曾特別送你“高齡少男”的稱謂,你似乎還很有激情?

  王蒙:《悶與狂》從主人公的嬰兒時期一直寫到老年。復旦大學的郜元寶教授說,看前四章覺得應該給我發(fā)兒童文學獎,看到后來,覺得應該給我發(fā)老年文學獎。

  我對這個世界依然充滿興趣,所以每天都悶、每天都狂。比如,我半夜爬起來看世界杯。我支持德國隊,他們像一臺機器那樣訓練有素。網(wǎng)球我也愛看,在女網(wǎng)中,除了李娜,最喜歡俄羅斯的莎拉波娃。我也喜歡數(shù)學,今年6月的《人民政協(xié)報》還發(fā)表了我和幾位數(shù)學家談人文和數(shù)學的談話。

  記者:文學史上提起你,不可回避你的《青春萬歲》、《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你也寫過《活動變人形》、《我的人生自述》、《紅樓夢評點本》等,能總結下你的創(chuàng)作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嗎?

  王蒙:我從來沒給自己分過階段,也分不清。我的寫作涉及面比較廣,有些是哲思類,比如寫老子、莊子;有少量翻譯作品,包括維吾爾語、英語;也有新詩、舊體詩,當然最核心的還是小說。在寫作中,我喜歡自己跟自己“捉迷藏”。每寫一部作品前,往往自己都不敢確定要寫什么。我的寫作要給讀者和自己都提供新鮮感。

  記者:你現(xiàn)在的寫作狀態(tài)如何?

  王蒙:五六年前,一個電視臺采訪我時,問我有沒有文思不暢、精力不支的苦惱。我說:“可能明年吧,明年我將衰老�!庇腥藙裎覄e到處講課了,但我覺得別輕易把某件事情停下來,不然不是“明年我將衰老”,而是立馬就“完蛋”。我原來計劃滿70歲就不寫作了,但現(xiàn)在每天還寫五六個小時。

  記者:去年你剛剛結婚,新婚生活感覺如何?

  王蒙:我的婚戀生活有特別簡單的一面。18歲時就追求原來的愛人崔瑞芳,她是我的初戀,1957年結婚,直到她2012年患癌癥去世,我們一起生活了55年,從來沒有發(fā)生過相互之間不信任和顛覆性的事件。

  我現(xiàn)在有了新的伴侶單三婭,我們有共同語言和共同的志趣、愛好,我覺得老天爺為什么對我那么優(yōu)厚,可能是我一輩子沒害過什么人吧。希望我在明年將要衰老的過程中,依然能幸�?鞓�。據(jù)中國青年報

  側記

  一直寫下去

  創(chuàng)作這部《悶與狂》的間隙,王蒙在今年春天參加了河南衛(wèi)視《成語英雄》第二季的錄制。從未以這種形式在電視上露面的他,卻成了這檔原創(chuàng)文化節(jié)目的座上賓,無論是對節(jié)目組來說,還是對觀眾來說,都有點受寵若驚。然而王蒙給出的答案很簡單,當“成語先生”這件事,既可以傳播文化,又可以接觸年輕人,這樣的經歷不僅可以調劑他的寫作生活,還可以激發(fā)靈感,何樂而不為呢?

  每天五個小時在鍵盤上“碼字”,是王蒙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時的狀態(tài),寫作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也是他寫作的源泉。也許錄制節(jié)目過程中遇到的人和事,會給他的創(chuàng)作帶來一些啟發(fā)。那個時候,王蒙曾告訴我這部小說叫做《煩悶與激情》,現(xiàn)在,他顯然為新作起了一個更耐人尋味的名字。

  封筆、解散、退出……每天,總有一些事的結束提醒著我們某個時代的終結,但至少現(xiàn)在王蒙不會讓喜愛他的讀者有這種擔憂,王蒙從來不提“封筆”或“退休”這些事,也從不拿“最后一部作品”來定義新作。今年10月份即將迎來80歲生日的他,選擇在這個時候推出自己的新作,還是一部長篇小說,王蒙是要告訴世界,他沒有老,他不會停。而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和這個時代交流,和年輕人溝通。也許在他內心深處,自己仍然正青春。

  就像他在接受采訪時曾經笑著對我說的那樣,他還是想一直寫下去。

  東方今報記者 趙珈

  【語錄】

  ☆真正好的作品,既有非常強的時代感,又不被時代限制。像《動物兇猛》,雖然寫的是“文化大革命”時期,但該悶還是悶,該狂還是狂,該鬧騰還是鬧騰。

  ☆不同時代的人各有各的困惑。所以,年輕人別想光享福,也別覺得自己最倒霉。

  ☆有人勸我別到處講課了,但我覺得別輕易把某件事情停下來,不然不是“明年我將衰老”,而是立馬就“完蛋”。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涓浗浣滃崗閲嶈蛋闀垮緛璺富棰橀噰椋庢椿鍔�

網(wǎng)上期刊社

  • 人民文学
  • <诗刊
  • 民族文学
  • 中国作家
  • 小说选刊
  • 长篇小说选刊
  • 作家文摘报
  • 中国校园文学
  • 作家出版社
  • 作家通讯

博 客

精彩博文

網(wǎng)絡工作室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