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舞臺 >> 舞臺人物 >> 正文
黃孝慈是在當(dāng)代戲曲版圖中繪就絢麗色彩的一位京劇名家。她祖上為北京書香門第,父輩從藝?yán)鎴@于南方,她既具北方的大氣豪俠之性與詩書傳家的儀禮慧根,又蘊南方的靈秀婉約之姿與氍毹世家的穎悟持守,幾十年的藝術(shù)錘煉令她青衣、花旦、花衫、刀馬甚至小生、彩旦兼擅,傳統(tǒng)戲、現(xiàn)代戲、新編歷史劇俱能。先天的稟賦和后天的自強成就了一位兩度榮膺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的京劇藝術(shù)家。
“姑娘,千萬記著,別死抱一門”
“我第一次上臺是救場,演的是《四郎探母》里四夫人的角色。我雖然平時喜歡戲,但從沒上過臺,非常害怕,不敢邁步。就在我猶猶豫豫的一剎那,突然有人推了我一下,把我推上了舞臺,幕邊有人提詞,原板變搖板。父親說:‘我點頭你張嘴,我搖頭你閉嘴!瓦@樣在懵懵懂懂中演下來了。從此,我走上了京劇的舞臺。”
黃孝慈說,有件事使她終生難忘,冥冥中指引了她的從藝道路。“1959年,新中國成立10周年慶典,我們在東安市場候場,我看到有個小破屋,就想進(jìn)去耗腿。我看到一位穿著工人褲、掛著白毛巾的師傅在里邊。我說:‘老師我能進(jìn)來嗎?’他說:‘進(jìn)來吧!谑俏揖烷_始耗腿。他問我:‘姑娘你是哪兒的呀?’我說:‘中國戲校的!l學(xué)戲呀?’我報了一遍!媒!’突然,外面大聲喊:‘葉盛蘭!’這位師傅答道:‘到,我在這兒!’這時我才知道他是葉盛蘭先生,我連連地向葉先生出去的方向鞠躬。葉盛蘭先生突然回過頭來說:‘姑娘,千萬記著,別死抱一門。’這一句話,對我的從藝生涯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使我終生受益!
拜杜近芳為師
1958年底,杜近芳和李少春演《白蛇傳》。黃孝慈說:“無論如何也要去看這場戲。我從北京的西南角走到東北角,到了首都劇場門口,央求師傅讓我進(jìn)去看戲。師傅放我進(jìn)去,我趴在座位前就這么看了一場戲!彼欢沤己屠钌俅旱谋硌菟鄯,才知道京劇原來可以演得這么美!從此,杜近芳就成了她的偶像。
1990年初,黃孝慈到武漢參加演出。首場演唱會唱《龍鳳呈祥》,上臺之后,幾乎一句一個好,觀眾很認(rèn)可。其間,她和于魁智演出了《武家坡》,和于萬增演出了《拾玉鐲》。杜近芳在側(cè)幕看了一折《拾玉鐲》,這令黃孝慈非常欣喜!案屓思拥氖牵谖錆h,我和杜近芳老師住一個房間,除了吃飯睡覺,其他的時間全在說戲,能聊到凌晨3點。對門住的是著名鼓師賡金群、著名琴師何順信。賡老師提醒我們說,他得按舞臺演出時用的鑼鼓起三更了!
黃孝慈給杜近芳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兩人相處得非常融洽。1990年,黃孝慈如愿以償,拜杜近芳為師。自此之后,20多年來,她與杜近芳之間有了深厚的師生情,“跟母女一樣”。
獲得梅花獎是最大幸福
1989年,黃孝慈在北京舉辦個人專場演出,競爭第七屆梅花獎。“記得當(dāng)時我演的是《三堂會審》、《拾玉鐲》、《白門樓》三折戲,著名曲藝表演藝術(shù)家魏喜奎先生為我主持。因為第三場戲我要趕小生妝,所以魏先生給我墊場爭取時間,她神完氣足地唱了好幾段,我非常感動。1990年,我獲得了第七屆梅花獎,這是我作為演員的最大幸福,是對我的鼓勵和鞭策。有一場戲是《龍鳳呈祥》,王樹芳看到我的黃帔比她老旦的還破舊,她跟我說:‘你演的是孫尚香,這太舊了。這樣吧,你穿我的,我穿你的!@些我都銘記在心,至今想起都非常感動。”黃孝慈說。
1998年,劇院排演老舍名著《駱駝祥子》,安排黃孝慈飾演虎妞一角。她找到原著,前后看了8遍,并搜集各種相關(guān)文字、視頻資料。“1998年7月14日,我?guī)е鴦”尽⒁粋筆記本和一支筆走進(jìn)排練廳,第一場已經(jīng)排完了,我還悶在那兒琢磨,還沒走進(jìn)人物呢。一方面,這個角色離我比較遠(yuǎn),精準(zhǔn)地把握她需要時間。另一方面,我有顧慮,現(xiàn)代戲念白用大嗓,唱用小嗓,由于虎妞的性格,她的念白是非常沖的、橫著的,沖擊聲帶,容易毀嗓子。等到排第二場,虎妞出場,我心里想,豁出去了,患得患失是演不好任何角色的。造型音樂一響,剎那間,我整個人像虎妞附體,內(nèi)八字、撅胳膊、扭腿、大嗓門,一下子找到了人物的感覺!
之后,黃孝慈一邊排練,一邊積累、借鑒,繼續(xù)觀摩影視、話劇、地方戲。比如,借鑒著名蒲劇表演藝術(shù)家任跟心《土炕上的女人》中一個單手拍大腿的動作,把它變成了雙手拍腿,以表現(xiàn)虎妞的潑辣性格。再如,借鑒電影中的慢鏡頭,創(chuàng)作了雙人醉舞,表現(xiàn)祥子和虎妞規(guī)定情境中孤男欲女的情愫。
后來,黃孝慈撰寫了學(xué)術(shù)論文《撕碎自己演虎妞》,獲得了“田漢戲劇文學(xué)獎”二等獎。她也因為這個戲獲得了“二度梅”。
每個戲劇人都要“傳、幫、帶”
黃孝慈認(rèn)為,戲劇藝術(shù)要薪火相傳,繼往開來,每一個戲劇人都承擔(dān)著“傳、幫、帶”的歷史任務(wù)。
黃孝慈曾向恩師杜近芳力薦北京軍區(qū)戰(zhàn)友京劇團(tuán)青年演員丁曉君!爱(dāng)時,丁曉君參加中央電視臺第五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我是初、復(fù)、決賽三審評委。我覺得這個演員天賦好、氣質(zhì)佳、純真無邪,是個好苗子。我主動跟丁曉君說:‘我推薦你拜我的老師杜近芳先生怎么樣?’丁曉君蒙了。她說,從沒想過自己能有這樣大的榮幸。因為杜近芳先生是有極高藝術(shù)成就的京劇大家,要求嚴(yán)格,不輕易收徒。師父說了一句:‘白坯兒我可不教!覄裾f道:‘師父,您視藝術(shù)為生命,現(xiàn)在有這樣一個好苗子,而且非常像您,您為什么不收呢?’我?guī)状谓o師父打電話,軟磨硬泡,后來,我又拜托袁世海先生的公子袁小海前去說項,在我的‘強大攻勢’下,師父愿意讓丁曉君來家見見面,試著教教看,F(xiàn)在,丁曉君已經(jīng)是非常優(yōu)秀的青年旦角演員,是她們這個年齡段演員中的佼佼者。”
“我為恩師晚年的時候收了兩個有前途的年輕弟子——丁曉君、竇曉璇而感到高興。師父也很欣慰,常常說我們四人是‘一堂宮女’。”黃孝慈覺得,這是作為一個老演員所應(yīng)該做的,F(xiàn)在,黃孝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學(xué)生。她的學(xué)生張婷2012年獲得了中央電視臺第七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大賽金獎。
2013年,黃孝慈作為15位文化教科界的代表之一獲頒江蘇省首屆“紫金文化獎?wù)隆。巧合的是,那天正是?0歲的生日。雖古稀之年,但她還是江蘇省京劇院名譽院長、江蘇中華文化促進(jìn)會副主席。東南大學(xué)成立了孝慈劇社,宿遷市第一實驗小學(xué)成立了“孝慈少兒京劇團(tuán)”。慰問部隊有她不知疲倦的身影,文化下鄉(xiāng)有她嘹亮的歌喉,身攜心臟起搏器的她不曾停歇半刻。黃孝慈說,她還要繼續(xù)為京劇公益事業(yè)再做點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