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日前,宋丹丹在接受采訪時直言演戲不是拍劇本,還稱國外往往只是有個故事梗概或大綱就開始拍戲了。她的這番言論立刻引起了電視劇《我的美麗契約》編劇宋方金的不滿,并發(fā)表兩篇長微博進行回應,暗諷宋丹丹等人對劇本80%以上的改編,讓該劇由喜劇變成了鬧劇。編劇們多力挺宋方金,而宋丹丹則叫屈否認自己說過拍戲不需要編劇……這場掐架日益變成了中國編劇們的尊嚴之戰(zhàn)。
有報道說,宋丹丹攤上大事了,被編劇炮轟了。好像是編劇的地位很高,容不得宋丹丹說幾句話。其實,這口水仗恰恰折射的是編劇的地位很低,不僅不被尊重,劇本還經(jīng)常遭遇亂改。在國外,比如美國、韓國,編劇地位非常高,其收入即使不會高于名導演名演員,也不會低于名導演名演員,絕對不會像我國,頂級影視明星的年收入水平大概是頂級編劇的30倍,一些編劇在一部電視劇中收入僅和三流演員的收入差不多。宋丹丹說國外有個故事梗概或大綱就開始拍戲,事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有評論直言不諱地說,在韓劇的生產(chǎn)過程中,編劇恰恰是居于主導地位的,甚至是有權參與挑選導演和演員的,他們的作品也從來不是用幾頁紙的故事梗概或大綱就能拍出來的。也許有些個性極強的藝術電影導演敢拿幾頁紙就來拍片,但這一定只是個例。電視劇絕不敢這么拍。
我們承認宋丹丹是有才華的演員,也可以稱其為藝術家,她自己具備相當?shù)膭?chuàng)作能力,但是不能否認劇本是“一劇之本”。在國外,尊重編劇是影視業(yè)的行規(guī)。一部影視作品,最重要的是劇本,其次,才是導演和演員。在國內(nèi)也應該如此。導演張藝謀曾經(jīng)說過,“我認為一個好的劇本,占電影成功因素的一半以上”,“文學是影視的母體,劇本是成功的關鍵”。博納影業(yè)總裁于冬也說過:“現(xiàn)在影視圈不缺錢,也不缺導演,缺的是好的題材和劇本。”但是,影視圈對編劇和劇本并不尊重,編劇王興東指出,中國電影對于劇本的不重視已經(jīng)到了“忍無可忍”的程度,F(xiàn)在的一些導演“本事大得很”,沒有好劇本也敢拍戲,但不過是大片通過豪華的場景來湊,小片則搞笑、搞怪,其質量可想而知。
在國內(nèi)的影視圈,不尊重編劇、不重視劇本,幾乎變?yōu)椴怀晌牡囊?guī)定。宋丹丹說演戲不是拍劇本,但劇評人李星文明確表示,“劇本是一劇之本,都說電影是導演的藝術,電視劇是編劇的藝術!毙g業(yè)有專攻,劇本不是誰想寫就能寫的,不是誰想改就能改的,而且,改與不改都要尊重編劇的意思。但是,在國內(nèi)影視圈卻很奇怪,誰腕兒大誰說了算,因為編劇得不到尊重,劇本沒有被當成“一劇之本”,而是被當做拍戲的腳本。尊重劇本是演員的素養(yǎng),不尊重編劇亂改劇本也沒有什么事,誰能拿明星怎么樣,利益當前,誰不靠名演員吃飯?!
影視是綜合藝術,有分工有合作,誰也離不開誰。一部作品的成功是大家通力合作的結果,也是大家各自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結果。一般情況下,都不應該逾越本職。從頭至尾看此次事件,人們不是因為宋丹丹改動了劇本才“炮轟”她,宋丹丹之所以惹怒了眾多編劇,是因為她的不恰當或無心表述,從產(chǎn)生的效果上否定了編劇的心血和付出,剝奪了編劇的職業(yè)存在價值,質疑了編劇的專業(yè)修養(yǎng),冒犯了編劇的尊嚴。這次編劇們的被惹怒,也是他們積壓心頭多年的怨氣,借此一下子釋放出來了。
影視圈應該是和諧的整體,就像編劇要尊重演員的表演一樣,演員也要尊重編劇及其勞動。好的影視作品必須有一個好劇本,但好的影視作品不一定有名演員,編劇或劇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期待國內(nèi)的影視業(yè)能把尊重編劇當成影視行業(yè)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