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大唐驪歌》
![]() |
《甄嬛》 |
![]() |
《步步驚心》 |
溫州越劇團的最新劇目《大唐驪歌》昨天剛剛結束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的演出,該劇改編自曾經(jīng)熱播的電視劇 《大明宮詞》;再過兩天,浙江小百花越劇團也將在紹興大劇院,上演根據(jù)同名網(wǎng)絡小說改編的越劇《步步驚心》;而上海越劇院在根據(jù)網(wǎng)絡小說《甄嬛傳》改編的 越劇《甄嬛》(上部)大受歡迎后,正開始醞釀該劇下部的創(chuàng)作。
黑格爾曾說:戲劇應該被看作是一般藝術的最高層。但如今在越劇界,這個最高層的藝術以一種“逆生長”的方式,向草根的網(wǎng)絡文學和影視劇汲取營養(yǎng),進入當下的時尚語境中,關注今天觀眾所關注的熱點。
01
年輕觀眾因好奇走進劇場
40萬字穿越小說,35集電視劇,改編為兩個多小時的越劇,而且滿臺都是年輕演員,沒有大角兒壓臺,觀眾會買賬嗎?
去年10月,越劇《步步驚心》B組上海首演前,陳麗君坐在化妝間,看著鏡子里英氣勃勃的“四爺”,心里仍有些忐忑,“不知道臺下的那些阿姨們能不能接受這個‘穿越劇’!
“傳 統(tǒng)越劇就是手帕戲(以哭著稱),而《步步驚心》的故事也可以說是一枚重磅‘催淚彈’。它對纏綿愛情的描述,與女子越劇長于言情的特質(zhì)高度吻合,再加上我們 青春靚麗的第四代‘花兒們’飾演的宮廷少男少女,又美又酷,這個有點像越劇里的韓劇!币幌蛴掠趧(chuàng)新的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茅威濤自信地說。
“掌 柜,再給我來杯威士忌!”“若是皇上喜歡,我還會做布丁、蛋撻!”這些充滿穿越感的臺詞讓臺下的觀眾忍不住大笑連連,也讓后臺的演員沒那么緊張了。而舞臺 上的阿哥們也像電視劇里一樣,引來臺下觀眾的爭論——“我覺得四阿哥更好看,完勝八爺啊!”“八爺也很帥啊!不知道她私下里長什么樣!”
“聽遠方,飄渺歌聲指歸處;揮別那,蒼涼殘夢心中除;晨光沐,沾朝露,莽莽記憶莫回顧……”若曦離世前,一段哀婉抒情的唱腔,渲染著離別的氣氛,讓這部越劇看起來比電視劇更催淚,有時候甚至會讓你忘了自己到底是在看什么劇,只是感受到劇中的情感傳遞。
今 年2月,《步步驚心》在長沙演出時,陳麗君有些驚異——來找她簽名的居然還有不少初中生。他們大多不懂越劇,只是覺得她演的這個四爺很帥。瀏覽網(wǎng)上留言也 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年輕觀眾幾乎是一面倒地為越劇邁出這樣一步而點贊。一位觀眾說,傳統(tǒng)戲曲讓年輕人敬而遠之,不僅僅是因為受不了它的節(jié)奏慢,許多典故大家也 不了解,很難入戲。像《步步驚心》這樣大家熟悉劇情的作品,改編成戲曲版本后,戲曲的門檻就降低了很多。還有觀眾呼吁,京劇也趕緊向越劇學習,不要把自己 封閉在脫離流行的“高大上”地位,應該改變目前這種曲高和寡的局面。一位河南網(wǎng)友則建議,豫劇也可以改編年輕人更熟悉的小說和影視作品,比如《天龍八 部》,小說的北宋背景就跟河南很契合。
去年12月,上海越劇院在上海逸夫舞臺上演的越劇《甄嬛》(上部),又是一次熱門網(wǎng)絡小 說與越劇的碰撞,劇場里涌進了許多陌生的面孔!拔揖尤豢赐炅艘粓鲈絼。孟脍s緊看到下部!币晃挥^眾走出劇場時和同伴如此說道。站在一邊的上海越劇院院 長李莉聽到這話,心里懸著的石頭總算落了下來,“讓這些年輕觀眾對越劇不設防,因為好奇走進劇場,正是我們當初最想看到的!
02
電視劇迷推動“逆生長”
讓越劇“逆生長”,靠的不是一紙行政命令,而是一幫“甄嬛黨”和“四爺黨”。
上 海越劇院里最早成為《甄嬛傳》“粉絲”的,是以章瑞虹、王志萍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演員,她們不約而同地向院長李莉建議將之改編為越劇版本演出。身兼戲曲編 劇的李莉一向很少看電視劇,大家的一再推薦才讓她開始留心這部熱播。骸耙婚_始只是斷斷續(xù)續(xù)看過兩集,后來聽她們說得多了,我花了三天三夜,集中‘補課’ 看完。當時就下定決心,要把這個集當紅小說與熱門電視劇于一體的好題材,搬上我們的越劇舞臺!
越劇《步步驚心》的投資人楊 芳既是茅威濤的鐵桿“粉絲”,也是一個堅定的“四爺黨”,“以前我并不喜歡吳奇隆,但是因為他在電視劇《步步驚心》里飾演的四爺十分有魅力,我也開始喜歡 他。這也是我第一次將一個電視劇連著看了兩遍。”楊芳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還有不少喜歡越劇的朋友也是“四爺黨”,“當時我就想,如果讓茅老師在舞臺上來演四 爺,肯定特別帥!
茅威濤聽到楊芳的想法時,也覺得很好玩。在茅威濤的心目中,越劇的題材選擇是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的,當時她正在做根據(jù)布萊希特作品《四川好人》改編的越劇《江南好人》,相比之下,越劇《步步驚心》并不算特別大膽。
更 為難得的是,兩部網(wǎng)絡小說的原作者還都是越劇戲迷!墩鐙謧鳌吩髡呒半娨晞【巹×鳛囎鲜呛贾萑,為了表示對傳統(tǒng)戲曲的支持,特意采取“零首付”的方 式,不收取一分授權費,授權上海越劇院改編作品,待演出之后再抽取版稅!恫讲襟@心》作者桐華雖是陜西人,但因為丈夫是浙江人的緣故,也成了茅威濤的“粉 絲”,自己的作品能以越劇的形式登上舞臺,她非常高興。
李莉說,“上越”一向是有著“大膽”傳統(tǒng)的,十年前痞子蔡的當紅網(wǎng)絡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就曾被他們改編為越劇版。相比之下,改編《甄嬛》其實與越劇的語境更為符合,“越劇最擅長講述兒女情長,而《甄嬛傳》拋開后宮元素,講的還是一個大家庭的愛恨情仇!
溫州越劇團選擇改編《大明宮詞》,則是希望跳出越劇常見的“相公爬墻頭”故事模式,通過展現(xiàn)劇中薛紹和太平公主之間的愛情,借強權與愛的交雜,做一出厚重的、拷問靈魂的人生悲劇。
03
年輕演員“抄近道”火了
在某購物網(wǎng)站的一家店鋪里,上海越劇院青年演員李旭丹在越劇《甄嬛》中的不同造型照片被制作成臺歷出售,50元一本的價格不便宜,但還真有不少擁躉購買;在微博上,李旭丹有12245個粉絲,她總是自稱“本宮”,而粉絲們則昵稱她為“涼涼(娘娘)”。
作為一個剛畢業(yè)沒幾年的年輕演員,李旭丹雖然曾經(jīng)參加過電視劇《紅樓夢》的選拔并成為黛玉組的冠軍,但越劇《甄嬛》中的“甄嬛”為她在專業(yè)的舞臺上積累了更多人氣。
以 往,一個越劇演員要想積攢如此之高的人氣,不僅要唱得好,還需要更多時間的打磨,而李旭丹僅憑越劇《甄嬛》,就跳躍式地積累了超高人氣。這也正是李莉當初 決定制作《甄嬛》的初衷之一。她說,這是一部為青年演員量身定做的戲,“在當下的社會環(huán)境中,因為越劇這種藝術樣式不斷被邊緣化,演出機會少,年輕演員很 難在市場上形成號召力和影響力。從劇院人才梯隊培養(yǎng)考慮,希望能夠借助《甄嬛傳》這樣一部在市場上非常有影響力的作品,帶動年輕演員盡快走向舞臺的中 心!
事實證明,青年演員排演越劇《甄嬛》,要比排演其他經(jīng)典劇目效果來得更好。一般“上越”由青年演員主演的原創(chuàng)大戲,在上 海逸夫舞臺演出兩場就碰頂了。而《甄嬛》前3場的演出票很快被一搶而空,最后不得不追加一場。雖然年輕演員演出的票價比知名演員低一檔,最高不過280 元,但4場演出51萬元的票房,卻超過不少知名演員的演出,也是這些年輕人票房最好的一次演出。
《步步驚心》也被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當作 是一出“給孩子們做的戲”,作為“小小百花班”的畢業(yè)大戲登場。雖然同時還有一個成熟演員的版本,但楊芳還是覺得“小小百花班”的表演看上去更賞心悅目。 該劇導演郭小男說,借助電視劇和小說的影響力,越劇《步步驚心》就像抄了近道,不僅讓年輕演員迅速地樹立起自己的市場形象,在市場營銷上也比做其他新戲節(jié) 省了很多成本。
04
流行文化好使但不能依賴
文藝評論家毛時安走進上海逸夫舞臺看越劇《甄 嬛》時,心里還帶著一份“革命警惕性”,對于這種依據(jù)網(wǎng)絡文學改編成戲曲的嘗試,他并不十分看好。但在演出過程中,他的警惕性慢慢消失了,“這個戲非常符 合越劇本體的美學規(guī)律,流派紛呈,舞美精湛,可以說全面展示了越劇本體的美!彼胂笾械牟粋惒活惖母木,并沒有出現(xiàn)。
對于評論界的 警惕,李莉很早就意識到了。早在改編《甄嬛》的過程中,就有業(yè)內(nèi)人士不斷提醒她,一個國家級劇院應該做一些更有文化的東西,而不是跟風網(wǎng)絡文學和電視劇。 對于這種指責,李莉認為:“作為國家級院團,我們有自己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在選擇當中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并不是盲目跟風!彼龍猿终J為,傳統(tǒng)戲曲 劇種應該兩條腿走路才穩(wěn)當,“繼承傳統(tǒng)是必須要走的路,但同時還應該以我們這一代人的身份,為越劇吹一絲新鮮的風,思考一條并不傳統(tǒng)但能引起現(xiàn)代青年人關 注,特別是市場關注的路。”
毛時安肯定了《甄嬛》改編的成功,認為它沒有完全依賴原著和電視劇,而是獨立成戲, “我們看到編劇 還是以一種嚴肅、嚴謹?shù)膽B(tài)度創(chuàng)作,盡量向主流文化價值觀靠攏,沒有像電視劇中那樣過多渲染宮斗,而是強調(diào)情感!彼踔撂岢觯墩鐙帧返某晒谠絼〗 乃至在整個戲曲界起到引領作用,“它證明了一部戲的成與敗,跟它從什么渠道選材沒有太大關系,決定因素是創(chuàng)作者的態(tài)度!
中國戲曲學院 教授傅謹也肯定了幾家越劇院團的嘗試,但他也提醒,舞臺劇吸引觀眾一定不能患上“過度依賴癥”,過度依賴熱門題材和噱頭!鞍岩粋熱點作品改編成舞臺劇, 只是一個吸引觀眾靠近的由頭。要想留住他們,還是要展現(xiàn)出舞臺劇特有的魅力和手段,這才是征服觀眾的關鍵!
另一舞臺
“我們不能把自己局限在戲曲頻道”
男旦胡文閣試水娛樂平臺推廣“梅派”
“我們不能把自己局限在戲曲頻道”
在湖南衛(wèi)視春晚與林志炫合唱一曲《離人如夢》;在天津衛(wèi)視戲曲真人秀欄目《國色天香》中擔任評委,以京劇唱腔演繹流行歌曲《女人花》……近來,梅派藝術唯一男旦傳承人胡文閣幾次大膽的嘗試,都獲得了不錯的反響。
湖 南衛(wèi)視春晚向胡文閣發(fā)出邀請時,他有些猶豫,“作為梅派男旦傳人,我的身份比較特殊,參加什么樣的活動時必須謹慎。當時離春晚錄制已經(jīng)很近了,我很擔心 《離人如夢》歌戲混搭這種創(chuàng)新形式練不好,反而會影響到觀眾對京劇的認識!钡拈w也深知,在湖南衛(wèi)視春晚這種比較娛樂的平臺上,和深受年輕人歡迎的歌 手林志炫合作,意味著能向更廣泛的人群傳播京劇藝術。他一咬牙接下了這首歌,利用網(wǎng)絡和林志炫排練了一個多月。
不出所料,小年 夜他們唱響的這首歌,引起了很多觀眾的興趣!昂喼泵揽蘖耍@就叫天籟之音吧!”觀眾們一邊贊美,一邊點擊下載,一晚上這首歌就在某視頻網(wǎng)站上被點擊了數(shù) 萬次!拔乙恢迸ν茝V梅派藝術,這一首歌比我辦一個專場影響的觀眾還要多,波及的范圍也更廣,這就是流行的力量!焙拈w認為,當下要更好地傳播傳統(tǒng)戲 曲,與流行、時尚元素的結合必不可少!拔覀儾荒苤话炎约壕窒拊趹蚯l道中,畢竟看戲曲頻道的還都是戲迷!
3月1日,胡文閣又以評 委身份出現(xiàn)在天津衛(wèi)視《國色天香》節(jié)目中,以更純正的京劇唱腔演繹了一遍歌曲《女人花》,讓許多觀眾驚艷!秶煜恪肥翘旖蛐l(wèi)視推出的一檔新節(jié)目,節(jié)目 中明星們用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等傳統(tǒng)戲曲唱腔來演繹流行歌曲。越劇版《萬水千山總是情》、黃梅戲版《月亮代表我的心》,明星們的各種混搭演繹讓觀眾 覺得新鮮,也能夠感受到傳統(tǒng)戲曲的音韻之美。
“現(xiàn)在京劇就是缺乏包裝,《國色天香》這種形式雖然不知道能堅持多久,但他們總算是為傳 統(tǒng)戲曲的推廣做出了努力,就是積極的!焙拈w認為,用娛樂的手段來做戲曲節(jié)目,是在戲曲不被關注的情況下,向戲迷之外的觀眾推廣戲曲的最好方式!皩I(yè) 的戲曲節(jié)目非戲迷肯定不愛看,要想吸引他們就得用這種慢慢滲透的方式,量不大,難度也不能大,讓他們先產(chǎn)生興趣,再慢慢誘導!
對話專家
這不是創(chuàng)新,
是重拾傳統(tǒng)
受訪者: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傅謹
對于越劇向影視和網(wǎng)絡文學借力這種現(xiàn)象,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傅謹非?春,他認為這不僅僅是一種新潮時髦的做法,其實還是在繼承中國戲曲親近觀眾的傳統(tǒng)。
問:您怎么看待越劇舞臺上一下子出現(xiàn)好幾個根據(jù)熱門電視劇或是網(wǎng)絡文學改編的劇目?
答: 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xiàn)象。其實,將大眾喜歡的文學作品搬上舞臺是中國戲曲發(fā)展一直以來的一個傳統(tǒng),尤其是清末到民國時期,中國城市劇場的發(fā)展一直和大 眾文學相關,很多大眾文學作品被改編成戲曲。不過,在新中國成立后,戲曲院團都歸為國有,這種改編才越來越少。這和我們的戲曲創(chuàng)作者越來越疏離市場,不關 注觀眾趣味,認為藝術是表達自我的手段有關,作品中知識分子自我的東西越來越多,把滿足觀眾拋在腦后?梢哉f,這也是傳統(tǒng)戲曲市場萎縮的原因之一,越劇的 這個現(xiàn)象表明,現(xiàn)在大家重新認識到重視觀眾趣味的重要性,其他戲曲種類也應該借鑒他們的經(jīng)驗。
問:通常我們會認為網(wǎng)絡文學文本粗糙,這與戲曲對文學的追求是否背道而馳?
答: 沒有關系,一個民族共享的故事完全可以通過不同路徑去錘煉它,幫助它完善。戲曲舞臺上的“三國戲”也不是有了完整的小說定本以后才開始改編的,而是從一個 很粗糙的文本狀態(tài)就開始不斷有人改編、錘煉它,對文本完善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另外,同一個故事用不同形式來表達,能為觀眾帶來不同享受,彼此之間是不 可替代的。
問:您認為戲曲從改變經(jīng)典到改編網(wǎng)絡文學是進步還是退步?
答:這不是退步,而是重拾中斷了的傳 統(tǒng)。這種傳統(tǒng)之所以會中斷,是因為有一段時間我們疏離了市場,疏離了觀眾。別說是文學作品,我們的戲曲市場繁榮時,很多熱點的社會事件都會在第一時間內(nèi)被 排演成戲曲作品搬上舞臺。電影《投名狀》改編自晚清真實案件“刺馬案”,早在“刺馬案”發(fā)生的當年,對市場非常敏感的藝術創(chuàng)作者就迅速將這個案件改編成京 劇、話劇、越劇等各種劇目。還有,我們比較熟悉的《秋海棠》故事,當初也是很多知識分子不喜歡的鴛鴦蝴蝶派作品,認為它層次太低,但卻被許多劇種改編上舞 臺,在上海形成“秋海棠熱潮”。比起那時候,我們現(xiàn)在的戲劇界太遲鈍了。
問:為什么這個現(xiàn)象首先會出現(xiàn)在越劇舞臺上呢?
答: 這是因為越劇界最敏感,越劇也是市場化做得最好的傳統(tǒng)戲曲。在許多戲曲院團哭著喊著說賠錢的時候,很多越劇團是掙錢的,尤其是上海越劇院,可以說是國有戲 曲院團里最掙錢的。這樣看,那些總喊著沒錢的院團,其實是被國家養(yǎng)懶了、養(yǎng)壞了。對于正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北京,越劇的經(jīng)驗值得我們的藝術院團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