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中國作家網(wǎng)>>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王蒙:“只要生活沒有停止”

——就長篇小說《這邊風景》與作家王蒙對話

http://taihexuan.com 2014年02月24日10:16 來源:光明日報 吳春燕
王蒙 CFP王蒙 CFP
王蒙新書《這邊風景》,花城出版社出版。 資料圖片 王蒙新書《這邊風景》,花城出版社出版。 資料圖片

  被窖藏了30多年的《這邊風景》一書是王蒙在“文革”桎梏之下動情書寫的70萬字長篇巨作。該小說以新疆伊犁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生活為原型,透過日常生活觸摸新疆獨特的風土人情與宗教文明!哆@邊風景》重拾了王蒙那段不可磨滅的生活記憶。閱讀《這邊風景》,讓今天的人們得以重新審視一段跨不過去的真實歷史。

  “文學的記憶——王蒙長篇小說《這邊風景》研討會”23日在廣州召開。研討會上,中國作協(xié)書記處書記、專職副主席李敬澤表示,這部小說是“文革”期間“潛在寫作”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品,它是那個特殊歷史時期誕生的真正具有文學意義的作品,它的出現(xiàn)會影響學術(shù)界對中國當代文學史的研究。十幾年的新疆生活深深影響了王蒙的思維方式和語言方式,使得《這邊風景》顯示出了特殊的文學力量,更顯示出文學在多民族本土文化建構(gòu)中的重要作用。

  研討會期間,記者就這部小說與王蒙進行了對話。王蒙笑稱,在小說中找到了自己,就好比“一條清蒸魚找到了中段”。

  記者:《這邊風景》為何窖藏了30多年才發(fā)表?

  王蒙:《這邊風景》這部長篇小說寫于1974年至1978年,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未能發(fā)表,我寫任何作品都沒費過這么大的勁。一直到去年,這部已經(jīng)埋沒的作品才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小說里有永遠不會過時的話題,比如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熱愛邊疆、民族團結(jié),在我們這個祖國大家庭里,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精神面貌,更需要有《這邊風景》一類的作品展現(xiàn)。只要生活沒有停止,就仍然有吃喝拉撒睡,有愛情,有唱歌,西瓜仍然是甜的。

  記者:《這邊風景》這部作品獲得很大的轟動,有人說這本書找到了青春的東部,實際上還有更肥美的中部,王蒙老師作為一位曾經(jīng)的文化部長,以后會不會寫官場的東西?

  王蒙:我的作品中寫到某些大大小小的領導干部,但是我沒有把它當作官場小說來寫。我寫幾十年前的領導干部,年輕人也不能完全理解,不會想到他和官場有什么關系。因為我是從理想主義的角度來看待革命的勝利和勝利以后所碰到的問題。

  記者:文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您對創(chuàng)作《這邊風景》有何遺憾?

  王蒙: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遺憾太多了!但我是王蒙,不是別人,我只能按照我的路子寫。到2016年“文革”就半個世紀了,我留下的不是一部控訴的書,而是一部愛的書。我確實踐行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而且還真的和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完全不同地域的農(nóng)民打成一片,像模像樣地在那里參加了農(nóng)業(yè)勞動,當了隊長。我是一個踐行者,哪怕是被動的踐行者。這是一種生活,是一種命運。

  記者:您年逾八旬,卻仍然處于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現(xiàn)在寫作還很勤奮,這種激情是怎么來的?

  王蒙:作家需要創(chuàng)作的激情噴發(fā)。去年,我發(fā)表了一些文學創(chuàng)作。今年又推出了長篇小說《反美與激情》,希望給讀者們更多的驚喜。

  記者:《這邊風景》為何采用“小說人語”這樣的風格?您為何能在作品中一直保持著陽光的心態(tài)?

  王蒙:之所以加上“小說人語”,是因為這部作品寫于30多年前,30多年來我國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有的東西甚至會被遺忘,比如人民公社、生產(chǎn)隊開會、“四清”,對這些都已經(jīng)沒有概念的時候,我就想搭一個橋梁,把37年前的作品和現(xiàn)在的東西搭一個橋梁。恰巧,中國的文化又有這種特點,比如說《史記》和《聊齋》里面都有說書人的出現(xiàn),這些都給了我很多啟發(fā)。甚至你也可以把它解釋成是我在重新編輯這本書的時候,壓抑不住自己想象出來的愿望。

  至于陽光的心態(tài),是自己主觀的一種愿望,一種信賴,一種追求。比如說你老覺得你周圍的人在害你的話,最后會搞到和周圍人的關系非常緊張。如果你老覺得周圍人在愛你的話,你的朋友會越來越多。我這一生吃過虧,但是總體來說,我覺得這種陽光的心態(tài)至少容易被讀者認同,對一個寫作人來說還是個好事。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shù)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