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是夜,魏松發(fā)揮得真是出色,他令《不倦的歌者——魏松藝術(shù)生涯40周年音樂會》高潮迭起。12月9日晚,上海歌劇院著名歌唱家魏松在上海大劇院舉行音樂會,紀念自己藝術(shù)生涯40周年。殷秀梅、廖昌永、戴玉強、莫華倫、佟鐵鑫、關(guān)棟天、史依弘、方瓊等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shù)名家齊聚舞臺,與著名指揮家張國勇、林友聲一起,用歌聲表達祝福,在音樂中慶賀,共同見證魏松藝術(shù)生涯40年來對聲樂藝術(shù)、對歌劇舞臺的熱愛,及其取得的輝煌成就。著名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周小燕也親臨現(xiàn)場,在向高徒魏松表示祝賀的同時,更勉勵他做“不倦的歌者”,為人民歌唱。
除了豪華的嘉賓陣容之外,音樂會的曲目無疑是另一大亮點。整場音樂會所選曲目幾乎每首都有緣由有故事。開場大合唱《在18歲生日晚會上》以歌名點題,表明魏松18歲初入藝壇。第二首《鴻雁》借歌詞達意,交代魏松自東北往東南,來到上海開始系統(tǒng)的聲樂學(xué)習(xí)。之后的“奧賽羅”詠嘆調(diào)《神啊,你怎么讓我蒙羞》,一展魏松在歌劇藝術(shù)領(lǐng)域的造詣。而一曲選自原創(chuàng)歌劇《燕子之歌》的詠嘆調(diào)《幸運是什么》,則是魏松支持、關(guān)心中國歌劇事業(yè)發(fā)展的有力體現(xiàn)。
音樂會分為尋夢海上·從遼河到黃浦江、情系經(jīng)典·以歌會友行天下、見證輝煌·“佟門”與同門的祝福、薪火相傳·感恩與傳承四大篇章。其中,魏松與嘉賓們的合作曲目更是別具匠心。魏松與“佟門”佟鐵鑫、佟笑夢的《我的太陽》、《夕陽紅》,與同門廖昌永、方瓊的《我像雪花天上來》,這些膾炙人口的曲目都引得臺下觀眾一齊跟唱。原本中國三大男高音要合作《重歸蘇蓮?fù)小罚虼饔駨娐晭趽p,臨時改由青年旅歐男高音石倚潔與魏松、莫華倫一同演唱。戴玉強深感愧疚,親自上臺向觀眾致歉,幽默言辭及深情話語大大安慰了臺上臺下所有的人。京劇名家關(guān)棟天臨危救場,成全了魏松與關(guān)棟天、史依弘合作的《沙家浜》之《智斗》,令觀眾分外歡樂驚喜。
魏松藝術(shù)生涯40周年音樂會是一次輕松、溫暖的朋友聚會。當(dāng)晚,上!敖鹪捦病睆埫駲(quán)與沈陽“金話筒”曉君聯(lián)袂撐臺、對口默契,為音樂會穿針引線。魏松的故事在他們的牽引與敘述中逐一道來,耐人尋味。魏松與殷秀梅的同臺之情,與廖昌永、方瓊的同門之情,與戴玉強、莫華倫結(jié)義“三高”闖世界的壯志豪情,與二舅佟笑夢、表兄弟佟鐵鑫的血脈親情,與韓適、于雷的戰(zhàn)友之情,與石倚潔、韓蓬、劉戀、熊郁菲等年輕后輩的師生之情,款款動人,直叫人歡喜、感佩。
音樂會最后,魏松與扮演毛澤東的銀幕第一人韓適合作的交響合唱《沁園春·雪》,一人朗誦、一人領(lǐng)唱,將音樂會推向沸點。抵不過觀眾的盛情,魏松返場時,向大家表達了藝術(shù)生涯40年來的感恩之情,對恩師、對親人、對朋友、對觀眾,對所有一路支持鼓勵自己的人他都銘記在心,也一定謹記周小燕老師對自己的要求,做“不倦的歌者為人民高歌”。最后,魏松從合唱團中點出10位年輕男高音,一同為觀眾演唱了《祝酒歌》、《今夜無人入睡》、《我愛你中國》,顯示出作為上海歌劇院院長提攜后人的熱情與以身作則的榜樣力量。
演出結(jié)束后魏松滿身是汗,南來北往的朋友緊緊簇擁著他,微笑、合影、舉杯,60歲的魏松累得腰酸背疼,但他一直對所有要求合影的人保持熱情的笑容。他感恩地說:“今天,這么多朋友都在緊張檔期中擠出時間來為我捧場,上海歌劇院的同仁們也為了這場音樂會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精力,這些都讓我很感動。現(xiàn)場觀眾如此高的熱情也讓我覺得我很幸運、很幸福。周小燕先生近百歲高齡竟然也到現(xiàn)場來看我,更讓我在感動的同時備感責(zé)任與壓力,我也一定不辜負恩師對我——當(dāng)然也是對所有歌者的期望,我將用歌聲擁抱大家!
97歲的周小燕被魏松請上音樂會的舞臺,并向觀眾愉快地講起了自己與愛徒有趣的陳年往事。周小燕說,做一個成功的男高音必須具備天賦、熱愛與毅力,魏松不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歌唱家,更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shù)家。這位曾經(jīng)優(yōu)秀的男中音,通過專業(yè)而刻苦的訓(xùn)練,最終成為著名的男高音,而且具備一般男高音不具備的寬廣音域和聲音厚度。他的演唱有著罕見的松弛和與生俱來的“洋氣”,典型的意大利發(fā)聲方法令他至今依然不費吹灰之力馳騁在高音C的疆場。
魏松,這個典型的東北漢子,馳騁藝壇,馳騁中國與世界,靠的是正直、豪爽與執(zhí)著!安痪氲母枵摺敝圆痪,是因為擁有遍天下的戰(zhàn)友、伙伴與朋友。40年前,他18歲;20年后,他仍能歌唱——84歲的二舅尚能高歌,就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