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中國作家網(wǎng)>>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臺灣傳奇作家司馬中原:天地萬物 都是我的老師

http://taihexuan.com 2013年11月21日15:23 來源:深圳特區(qū)報 陳智軍

 

  司馬中原在臺灣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散文長期入選臺灣的中學語文教科書。上世紀90年代,年輕人癡迷于在晚上收聽收看“司馬爺爺”講鬼故事,有點像大陸當年風行收聽單田芳的評書。

  他60多年文學生涯創(chuàng)作了100多部作品,是名副其實的“著作等身”。

  80歲的司馬中原一生傳奇,他最突出的長篇小說文學成就,反而被他不斷變換的身份給忽略了。

  他的長篇小說《狂風沙》被某周刊評為“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第24位。著名評論家南方朔稱《狂風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展現(xiàn)了文學的深度”。

  莫言9月在臺北演講,其中提到“臺灣有很多作家和我一樣有資格甚至更有資格得諾貝爾獎,比如朱西寧先生,司馬中原先生,段彩華先生,聶華苓女士等等”。

  不久前,司馬中原先生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娓娓道出他一生的傳奇。司馬先生一身中式直襟長衫,劍眉雪白,一副慈祥的“老頑童”模樣。見到他的時候,他剛給太太買藥回來,手里還拿著專門帶給記者品嘗的當?shù)孛朗场胞u豬耳朵”。

  司馬先生口才極好,神采飛揚,但對給他帶來最大榮譽的文學創(chuàng)作卻不愿多談,談得更多的是鬼怪故事,神異現(xiàn)象,人事掌故。

  ●5歲就當三等兵

  深圳特區(qū)報:聽說您是吳承恩的后代?

  司馬中原:我是江蘇淮安人,吳承恩是淮安吳氏第7代祖先,這在我們家族的家譜里有記載,到我這輩是第19代。吳承恩沒有子女。我去淮安時去給吳承恩墓上香。我小時候看祖先寫的《西游記》,就想寫部《東游記》,到現(xiàn)在也沒寫出來。

  深圳特區(qū)報:聽說您很小就當過兵?

  司馬中原:我生在戰(zhàn)亂當中,出生的時候東三省已經(jīng)淪陷了。我四五歲的時候,有支東北軍已經(jīng)打到臺兒莊。湯恩伯關麟征他們打東線,在和日本人硬拼;南線是57軍張學良的部隊。我在交通壕的混亂中和家長失去了聯(lián)系,被57軍收留,在部隊一個護理組,當三等兵。當時當兵只有一等二等,我這個三等兵既沒有薪水又不扛槍。醫(yī)生在給被炸掉腿的士兵做手術,我就在旁邊給捧盤子,看到這些慘狀渾身發(fā)抖,有老兵就塞個煙屁股到我嘴里,吸兩口就好一點。

  在戰(zhàn)亂當中我見識過各路人馬。那時57軍軍長是繆澄流,張學良的部下,后來跟隨蔣介石到了臺灣,看透世事不干了,沒多久削發(fā)做了和尚,成了唯一的一個上將和尚,他還是個酒肉和尚。我看過66萬汪精衛(wèi)的“和平軍”,不同派系的“中央軍”和共產(chǎn)黨的軍隊。我對粟裕很熟悉,他當團長時,團部就安在我家里。

  深圳特區(qū)報:那您小時候有機會上學嗎?

  司馬中原:當了幾個月三等兵,后來部隊把我送回家了。我父親是中國國民黨的前身——中華革命黨的老黨員,是黃興的部下。他后來厭倦了中國人打中國人,帶了一個警衛(wèi)班,請長假回家,讀書種田了。我父親52歲才有的我。我兩三歲就開始認字,父親把字寫到方片上教我認,每天認3個,3年下來我就什么書都看得懂。父親正經(jīng)八百的書放在一樓書架顯眼處,小說之類的閑書都放在閣樓隱蔽的地方。閣樓上有個小梯子,我爬上梯子偷偷拿下來看,那時候的閑書都有插圖,賈寶玉林黛玉,栩栩如生。

  我上過一段時間私塾,一個和尚當老師。念三字經(jīng)百家姓,論語孟子千字文。我媽送我去的時候,她一走開我就發(fā)抖。和尚手里有3 種戒尺,都是棗木做的,最大的打大點的學生,小的打我們這些菜鳥。中午我們偷偷去游泳,他發(fā)現(xiàn)不對勁,用手指在我們胳膊上劃,誰有白印子,誰就遭一頓打。我有一次逃學,在水塘邊捏泥巴,被他發(fā)現(xiàn)了,把我背走,我拼命反抗,他頭上的6個結疤被我咬掉4個。和尚一氣之下把我送回家,跟我媽說,你們家兒子我不敢收了。我的上學經(jīng)歷就這么短短的幾個月。

  我現(xiàn)在在臺灣科技大學教課,是教250個學生3個學分的大課,兩個博士班的學生是我的助教,以前的傳統(tǒng)教育是訓導,我吃過訓導的苦,我當老師只導不訓。

  ●中國性靈文化是世界最好的文化

  深圳特區(qū)報:那您是如何積累了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功底的?

  司馬中原:我的文化學習,最主要的還是自己的自學和感悟,天地之間萬事萬物都是我的老師,人人皆可為吾師。天地把我們作為萬物之靈的時候,我們要發(fā)揮最大的性靈。

  中國的性靈文化是世界最好的文化,我讀古書就是與古人交流,我讀歷史,讀唐朝時心在唐朝,讀李白時我就是李白,要深入到他那個時代里邊去,把他悲憫的心胸都掏出來。李白受道家的影響大,他的思想飛躍得不得了,性靈之高一般人不能望其項背。“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笔呛蔚鹊臍鈩莅蹴,震撼山岳。

  學習中國文化,很多靠感悟。一個人有原則有目標有方向,孔子稱之為“大人”。什么是大人?有一天我正讀書,念“大大大,何為大?”樵夫正睡午覺,被我吵醒了,他把扁擔往肩上一橫,“能擔擔子的人,就為大!”能擔擔子的人,人家就會把你看得很大!按蟆钡纳厦嬖偌右粰M,就是“天”,人再大,沒有天大,天是壓在頭頂上的。如果說我比天大,就是狂人。頭上有個天,把我們壓著了,我們要自謙自卑。但有一種人,比“天”大,“天”上出頭,就是“夫”,大丈夫的“夫”,天掉下來我伸著腦袋頂著,要有大丈夫氣概!巴酢,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三界,就有王者氣派。

  深圳特區(qū)報::您寫過史詩性的長篇小說,又寫過感情細膩、文字優(yōu)美的散文,您文字的錘煉功夫是怎么練出來的?

  司馬中原:漢字表達非常豐富,你寫文章,寫到“散步”,那你不能只有一個“散步”!吧⒉健绷硗獾谋磉_方法很多啊,比如說:逛逛、溜達,要注意文字表達的豐富和準確度。有些人寫文章莫名其妙的拖沓!白詮奈腋姨Y婚以后……”——不結婚怎么變成你太太?“我在路上走著……”——那你還在水上走著。

  小時候我常把一些文字掌故趣聞都記下來,對遣詞造句很有好處。

  ●“我講的鬼故事都貫穿因果報應,教人向善”

  深圳特區(qū)報:上世紀90年代,您在廣播電臺《午夜奇譚》節(jié)目講鬼故事,據(jù)說以一人之力,拉起了當時低迷的廣播市場。人們躲在被子里,聽司馬爺爺講鬼故事,把自己嚇得半死,又舍不得關上收音機。您是怎么想到要講鬼故事的?

  司馬中原:我小時候在戰(zhàn)亂中度過,要避開日本鬼子掃蕩,今天東住一天,明天西住一天,夜晚又不能點燈,就聽逃難的老頭老太太講鬼故事,聽故事時因為害怕,躲在被子里只露出手和臉。還有一些老兵也給我講了很多鬼故事。這些故事深深印在我腦海里。后來我在大學帶課,白天給學生們講文學,晚上給他們講怪異傳奇。聽故事的學生畢業(yè)后有的去了電臺電視臺,就想讓我在電臺電視臺上講給更多的人聽。就這樣我講了3年,其實也只不過講了我肚子里的百分之五。這些鬼故事后來結集出過四五本書。

  我講鬼故事都貫穿因果報應,教人向善,融入更多教育的內核。我認為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xiàn)代人,對未知的世界都存在畏懼、恐怖、懷疑的心理,東西方都有鬼故事存在的強大心理基礎。其實人不用怕鬼,鬼才怕人呢。

  ●大陸作家中最欣賞莫言

  深圳特區(qū)報:您下一步有什么寫作計劃?

  司馬中原:我一直想寫部江河小說,寫捻軍歷史,寫東捻和西捻,寫他們?yōu)槭裁匆旆,怎么覆滅的?墒乾F(xiàn)在力不從心了。

  我要繼續(xù)寫一些童話,F(xiàn)在的童話多是以成年人的筆調寫的,小孩子不愛看;要不就是外國的,什么小公主啊,小王子啊,阿拉伯神燈啊這些,和中華文化不搭邊。我要寫一些給小孩子看的,專屬于咱們中華文化的童話。已經(jīng)出版了好幾本,大陸也有出版。

  深圳特區(qū)報:大陸的作家您最欣賞哪位?

  司馬中原:6年前,香港一所大學舉辦一個文學獎,我和聶華苓大姐是評審委員。第一次讀莫言的《生死疲勞》,兩天沒有睡覺,我和聶華苓吃早點時候就極力推薦這部《生死疲勞》,我說“此子的未來勝我十倍!蔽疫寫了很多期許的話,結果大陸的記者反饋給莫言。莫言對記者說“我當兵的時候就看朱西寧、司馬先生的作品,我是他的后繼者!蔽覀兇_實是一脈相承的。

  我7次見到馬悅然,最長的一次從中午一直談到晚上吃完飯,把中國五四以來的大陸作家談了個遍。他對西北某個作家的作品看得很重,但我認為它雖然語言好,結構好,可是了無新意。莫言獲獎實至名歸。

  ●快樂是最大的養(yǎng)生之道

  深圳特區(qū)報:您身體硬朗,面色紅潤,根本不像80歲的老人,您的養(yǎng)生之道是什么?

  司馬中原:我抽煙喝酒,一天一小瓶酒兩包煙從沒斷過。但我生活很規(guī)律,每天早上,眼睛一睜就是4點50分,5點準時下床,根本不用上鬧鐘。每天至少走3萬步,而且是疾行,一小時9公里,比當兵的都走得快?鞓肪褪亲畲蟮酿B(yǎng)生之道。有一天我去理發(fā),小姐拿著刮胡刀發(fā)愣,我說小姑娘你趕快刮呀,小姐說您半天都在咧著嘴笑我怎么刮,哈哈。我一輩子與世無爭,手心向下,能幫助人的我盡量幫,但不欠別人的,一輩子不欠別人,心底安穩(wěn)。

  深圳特區(qū)報:您和您夫人感情很好,已經(jīng)度過鉆石婚。

  司馬中原:我18歲就結婚了。那時我看到一個大眼睛的姑娘,我想晚上牽著她的手,一塊賞月,該多浪漫。結果她一年生一個,六年生半打,我一支筆要養(yǎng)活8口人,哪有浪漫可言哈哈。還要有錢培養(yǎng)孩子們,把他們弄出國,讀碩士博士,我只有拼命地寫,高峰期一年要寫四五本。我一生大部分的經(jīng)歷都耗在寫書上,也造成我的作品量多而質不精,F(xiàn)在我的主要任務就是照顧生病的夫人,剛剛才抓藥回來。

  司馬中原:

  1933年2月生,江蘇淮陰人。本名吳延玫,筆名司馬中原,著名作家。1949年到臺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發(fā)表出版了大批小說,長篇有:《狂風沙》、《荒原》、《魔夜》、《驟雨》等,中篇有《山靈》、《雷神》、《霸頭》等。上世紀八十年代轉向鬼怪故事的創(chuàng)作,“嘗試從鬼的典型里尋找人的感情”,曾在電臺電視臺主持《午夜奇譚》等節(jié)目,有“講鬼名嘴”和“鬼學大師”的諧稱。散文則多思鄉(xiāng)和懷念故土之作,有專集《鄉(xiāng)思井》。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