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按照以往慣例,在諾貝爾文學獎公布結(jié)果后,官方會對獲獎者進行簡短的電話采訪。由于瑞典頒獎時間跟加拿大有一定時差,考慮到愛麗絲·門羅年歲已高,諾獎官方推遲了采訪。直到北京時間昨晚,諾貝爾官網(wǎng)才公布了記者亞當·斯密對門羅的電話采訪。采訪中,門羅稱獲得諾獎或許會讓她改變封筆的主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官網(wǎng)的調(diào)查問卷中,有近七成的讀者表示,此前沒有讀過愛麗絲·門羅的作品。
□電話專訪
希望讀者從新作開始閱讀
記者:愛麗絲·門羅嗎?門羅:是我。我非常感謝你們,獲獎對我來說是件無比美妙的事,對于短篇小說來說也意義非凡。
記者:確實如此。允許我們向你表達祝賀之情!今天真美好!
門羅:太感謝了,真的非常感謝。
記者:你是如何得知獲獎消息的?
門羅:嗯,讓我想想看,早上那會兒我還在散步,我什么時候聽說的?(門羅問屋子里待在她身邊的女兒珍妮)……哦對,最后是出版社給我打的電話告訴了我這件事。
記者:聽到獲獎后,你的第一反應是?
門羅:難以置信。(笑起來)我真的無法相信是我獲獎!太開心了,我現(xiàn)在還欣喜若狂沒有緩過勁兒來。
記者:你過去四十年里完成的作品量真的非常驚人。
門羅:是的。但是你知道,我一般只寫短篇小說,能得到這個認可對我來說感覺也特別不一樣。
記者:確實。那你認為自己是不是始終堅持同一種風格呢?有沒有變化過?
門羅:至少到現(xiàn)在,我的風格也沒有發(fā)生太大變化,別人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更好。
記者:獲獎可能會引發(fā)對你作品的閱讀狂潮。
門羅:我希望如此,我希望讀者狂熱閱讀的目標將不僅是我本人作品,而是所有優(yōu)秀的短篇小說。人們出版第一部作品前都會很擔心被漠視,還好我的第一部作品出來就紅了起來。
記者:對于那些不熟悉你作品的人,你能推薦一本適合初級閱讀的你的書嗎?
門羅:哦,天!我也不知道。作家總是認為自己最新作品是最好的,至少我是這樣。所以,我希望他們從我最新作品開始閱讀。
記者:所以,他們應該閱讀《親愛的生活》是嗎?
門羅:是,但我也希望他們之后能閱讀我其他書。
記者:誠然每個人都在談論你今年早些時候宣布將停止寫作這件事,人們會想“也許獲得諾獎會激勵她重新開始寫作,不要封筆”。
門羅:(大笑)我堅持寫作好多年了,我大約20歲就開始寫作和出版書籍,不停出版,但我實在工作太久了,我想也許自己該放松放松了。但是,獲得諾獎或許會讓我改變封筆的主意。
記者:太好了!相信大家聽到你不會封筆,都會很振奮的。
《親愛的生活》中文譯者
獲獎給新書翻譯帶來壓力
據(jù)國內(nèi)唯一出版愛麗絲·門羅小說集《逃離》的出版方新經(jīng)典文化介紹,將要計劃出版的《親愛的生活》由現(xiàn)居加拿大的青年翻譯家姚妧翻譯。
在諾獎公布后,新經(jīng)典的編輯劉燦燦第一時間聯(lián)系了姚妧。姚妧此前曾翻譯過《少年派》《南極》等作品。談到翻譯門羅作品的感受時,姚妧認為,門羅的文字看起來很簡單,但要翻譯出作者表達的語境還是很難的。特別是門羅獲得諾獎后,這無形中給翻譯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壓力。編輯劉燦燦表示,原來與姚妧約定的翻譯截稿時間大概在今年年底,隨著諾獎的頒發(fā),翻譯進程可能會提前。
對于《DearLife》的中文版暫定譯名《親愛的生活》,姚妧認為還值得商榷,這篇小說集的名字取自書中的最后一篇小說,看完整個故事,可能叫《寶貴的生命》類似的名字更加貼切。對于該書的最終譯名,還需要出版方與譯者商量決定。
□諾獎效應
版權(quán)爭奪成“內(nèi)戰(zhàn)”
隨著門羅的獲獎,中文版權(quán)話題成為業(yè)內(nèi)關(guān)注的焦點。據(jù)記者了解,國內(nèi)出版機構(gòu)總計有新經(jīng)典文化、江蘇人民出版社、譯林出版社共計三家獲得門羅的九部小說版權(quán)。其中,新經(jīng)典文化擁有的兩部版權(quán),分別是《逃離》和將出版的《親愛的生活》。
但江蘇人民出版社與譯林出版社卻分別聲稱有六七部門羅作品的版權(quán),譯林多出一部。昨天,江蘇人民出版社的編輯卞清波表示,在2008年左右,江蘇人民簽下了門羅6部作品的版權(quán),這些作品中有的今年年底到期,有的是2014年到期,但持有版權(quán)是沒問題的。關(guān)于目前的版權(quán)歸屬進展情況,卞清波說:“我們和譯林出版社都屬于鳳凰傳媒集團,雙方也在集團領(lǐng)導的協(xié)調(diào)下商量版權(quán)的問題,應該能夠解決!
被問及為何一直沒出版門羅的作品,卞清波說:“我們想要出版漢譯經(jīng)典名著系列,要等其他書籍一起出,后來因為封面問題估計會延后!弊g林出版社則表示會于今年年底先出版《公開的秘密》,其他將于明年陸續(xù)出版。
村上門羅尷尬“相遇”
在偏愛純文學作家的諾貝爾文學獎面前,此前呼聲最高的日本村上春樹又一次成為“陪跑者”。昨天,旅日作家毛丹青在微博中寫道:“路過大阪梅田的紀伊國屋書店,看見今年諾獎得主門羅的小說正平擺熱賣,而最大的廣告是村上春樹翻譯了她的一篇小說,顯得喜感十足。”隨后還附上了圖片,正如文中所說,“翻譯者”村上春樹與諾獎得主門羅尷尬地“相遇”在一起。
據(jù)記者了解,村上春樹近期公布的海外短篇小說選集以戀愛為主題,收錄了10篇的短篇,書中有9篇是村上親自挑選并翻譯的歐美戀愛作品。其中,就包括2013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愛麗絲·門羅的作品,剩下的一篇是他自己剛剛完成的作品。
■關(guān)于“門羅”的中文譯名
愛麗絲·門羅獲獎后,她的中文譯名出現(xiàn)多種版本,除了“愛麗絲·門羅”外,還有“愛麗絲·芒羅”。
2003年,臺灣的時報文化出版社引進出版《感情游戲》一書時,曾把作者名字翻譯為“艾利絲·孟若”。中文版《逃離》封面名字印的是“門羅”,這也使得門羅在國內(nèi)成為慣用的叫法。
一位外國文學的圖書編輯表示,作者譯名的問題不會有太大影響,對于“門羅”的多種翻譯,說明了國內(nèi)對這位新任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不是特別熟悉,隨著國內(nèi)的持續(xù)關(guān)注,一般會統(tǒng)一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