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夜夜躁,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8x8×拨牐拨牐永久免费视频

中國作家網(wǎng)>> “美麗中國”征文 >> 正文

峰巒深處(王巨才)

http://taihexuan.com 2013年09月18日09:42 來源:人民日報 王巨才

  蒼茫的高原,群山如聚。貴德,這個10來萬人口的小縣,就偏處在峰巒怒立、峽谷深切河谷地帶,遠離塵囂,恍若隔世。

  下榻的招待所卻有一個時尚的名稱:梨花別墅。說是別墅,實際更像一所整潔清靜的農(nóng)家小院。白墻紅頂?shù)男,地磚鋪就的院子,四圍碧草如茵,花木扶疏,置身其間,總讓你想到這該是一個會過光景的、愛好的人家。從三樓陽臺朝南望去,開闊的川道里青稞、馬鈴薯、豌豆等尚未收割的莊稼一派青綠,更遠處,則是屏障般布列的祁連山余脈,山色灰白,略感瘠薄。

  時近傍晚,高原的天光仍恍如白晝。晚飯后沿樓后邊的林蔭小道漫步,猛然間覺得從什么地方傳來嘩——嘩——的流水聲,聲音不緊不慢,時近時遠,但分明真切可聞。見我茫然四顧,旁邊的服務(wù)員莫名其妙:不是黃河嗎,黃河的水聲!這著實讓我大吃一驚:黃河!黃河!哪呢?服務(wù)員忍俊不禁,笑說,哪呢,不就在你腳下嘛,又朝崖畔底下一指,呶,下去,林子背后就是。

  連忙從步道拾級而下,穿過高大茂密的楊樹林,眼前果然是一川浩浩蕩蕩彭湃而來的大水。然而,這是黃河嗎?這晶瑩澄澈、清可見底的水流真是黃河嗎,這寬闊溫潤、波光粼粼的水流真是黃河嗎,這林帶蓊郁、野鳥翔空的水流真是黃河嗎,這晚霞映照下波浪滾滾奔騰跳躍歡歌笑語一路喧嘩而去的水流真是黃河嗎?須知,我也是喝黃河水長大的呀,有名的壺口瀑布不知去過多少次。那么,黃河,那大漠黃云、濁流涌動的容顏呢,那激浪排空、泥腥四溢的氣息呢,那龍吟虎嘯一時發(fā)、咆哮萬里觸津門的氣勢呢,那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襟抱呢……面對急流回旋、碧波遠去的逝水,我陷入遐思,說不清是興奮呢,還是困惑。

  回到住處,縣上的同志告訴我,其實貴德也是一個水土流失嚴重的地方,黃河從巴顏喀拉山經(jīng)玉樹、果洛蜿蜒流來,過去河水都是黃稠黃稠的。水量也沒這么大,到了夏季常有斷流的時候。2005年起國家投資75億,實施退牧還草、封山育林、移民搬遷等三江源保護工程,8年治理,初見成效,不僅生態(tài)逐步恢復(fù),氣候也明顯改善,這幾年基本上都是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年景。

  又問,縣上財力如何,答說不算很富,礦產(chǎn)資源倒是很多,但不允許開采,為防污染環(huán)境,好些外來投資項目都拒絕了。那今后怎么發(fā)展呢?回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唄。比個例子:黃河橫貫貴德全境,上有龍羊峽水庫,下有劉家峽大壩,河面開闊,水流平穩(wěn),兩岸奇峰屏列,蘆蕩幽深,去年開通的全長52 公里的游船水道,因距青海湖近,游客紛至,就為沿途農(nóng)牧民收入提供了新的財源。加之又有水利部的對口支援,一批防洪、灌溉、人畜飲水工程陸續(xù)上馬,老百姓普遍受益,也為縣域經(jīng)濟積攢了后勁。你想,天時地利人和,發(fā)展能不快嗎?

  縣上的旅游資源,當(dāng)然不止他說的這些,貴德的老縣城便是一處珍貴的文化遺存,城墻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間,至今保存完整。城墻北門外,是游人必至的玉皇閣院區(qū)。院區(qū)占地61畝,迎面一座彩繪牌樓,額書“騰龍起鳳”四個大字,筆力蒼勁,寄寓深遠。進入大門,依次是大成殿、老君殿等幾座大殿,左右兩廂又有若干院落,分別祀奉關(guān)羽、岳飛等大德先賢。玉皇閣在中軸線正北,高28米,為三層歇山頂式閣樓,造型精巧,酷肖故宮角樓,算來也有600余年歷史。登閣眺望,眼底是布局規(guī)整的院區(qū)建筑群落,遠處為古城墻內(nèi)鱗次櫛比的市井民居,整體看去直如一座縮略版的老北京舊城,這在遙遠的青藏地區(qū)應(yīng)是十分罕見的。

  給我印象深刻的,是閣上的一幅楹聯(lián):聽九曲黃河滾去,看千山云氣飛來。語意平實,似今人所撰,但大體反映了登臨的感受,也進而解開了昨晚散步時的疑惑。唯一搞不明白的,是“梨花別墅”這個稱謂,為此請教了文化局曹局長,她說這倒不是故作風(fēng)雅,貴德是產(chǎn)梨大縣,“長把梨”遠近聞名,最老的樹齡達三四百年。每年五月梨花盛開,到處白花花一片,清香四溢,到時縣上要舉辦梨花節(jié),藏族的“羌姆”(跳神祈福),漢族的“眉戶”,回族的“花兒”,通宵達旦,輪番登場,“浪會”的群眾人山人海,相親訪友做買賣,說來也是“極一時之盛”。至于那個名稱,“別墅”固然未必,“梨花”則確是全青海都知道的地域標志。聽她解說,我還真為自己的“不恥下問”慶幸,否則下車伊始,挑鼻子挑眼胡說一氣,豈不要把人丟到這塊世界屋脊的“大美之地”。

  按日程,次日下午要返回西寧,上午有半天時間自行安排。早飯后走到住處對面的田地里,見一處窩棚,門前堆放幾筐瓜果梨桃,主人是一位回民老大爺,問長把梨多少錢一斤,老人和氣地說道,自家地里的,不值錢,隨便吃。旋又反問,外地來的?我如實作答,老人搖頭一笑,說北京可是個繁華的地勢,就是人太稠,憋屈得很。原來大爺?shù)膬鹤釉谂=之?dāng)廚師,成家時大爺去過。這一來談話就更顯親近隨便。我遞上一支煙,問光景過得咋樣,老人說不好也不賴,衣食不愁,萬事無憂,還要咋?又說,倒是你們公家人勞累得很,農(nóng)村的念書,看病,養(yǎng)老,樣樣得操心,修橋鋪路,蓋房起樓,買良種買農(nóng)機,都得給補助。人不能虧心,要說世道嘛,我看就好著咧!聊來聊去,一個多小時不覺過去了,對老人的淳樸厚道,我深為感動。臨了挑幾個梨子,要付錢,死活不收,只好道謝而別。

  同行中有四年前到過貴德的,他說這里變化老大,街道漂亮了,市場繁榮了,人們的面色、衣著光鮮了。結(jié)論是:政策的威力太厲害了,春風(fēng)所度,無遠弗屆,這么個偏僻的高原小城,也能明顯覺察到時代行進的光彩投影!

  汽車沿環(huán)山公路盤旋而上,從陡峭的轉(zhuǎn)彎處回頭一望,河谷間的村莊樹木依稀可見,腦海里突然就冒出不知何處得來的詩句: 一夜好風(fēng)吹,新花一萬枝……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xué)術(shù)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lu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