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訪談 >> 藝術(shù)家訪談 >> 正文
舞臺上的“孔雀公主”楊麗萍近來頻頻亮相熒屏,為多檔舞蹈類選秀節(jié)目做評委,同時,她的壓軸作品、舞劇《孔雀》的訂單也已經(jīng)排到了后年年底,足跡將踏上日本和新加坡等國。這位國內(nèi)最知名的舞蹈家近日接受了記者采訪,介紹自己的舞蹈感悟。
《孔雀》有很多種解讀
在楊麗萍看來,孔雀和鳳凰是有寓意的,是東方人的一種文化和圖騰,是特別美好的一種象征。“我覺得東方的舞劇,最好的題材就是孔雀!犊兹浮肥俏业谝淮巫鑫鑴,是用孔雀這樣一種主題來表現(xiàn)人對生命對自然的一種向往。事實也是證明,所有人都會從這部劇中找到自己的解讀,哪怕是三歲的小孩。很多人都會尋找到生命的意義,對時間的感受等等!
不管什么時候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楊麗萍的造型總是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獨特而美麗。她說,自己周邊有很多搞藝術(shù)的人,比如搞雕塑的、服裝的、首飾的、化妝品的。這方面的舞民特別多,他們就會捐助他們的創(chuàng)作!八源蠹铱吹降暮芏喾椂际呛芏嗳司栀浀摹!薄坝泻芏嗳颂貏e熱心,之前都不認(rèn)識,有一些是在網(wǎng)上看到我,就聯(lián)系我。有些是我在逛街的時候主動過來。民間有很多懷才不遇的設(shè)計師,沒有展示作品的平臺,我們把他們的服飾展示出來,也是對他們的一個推舉?赡苓^十年二十年他們都是大師!
舞蹈類電視節(jié)目有利有弊
一夜之間電視上舞蹈類節(jié)目此起彼伏,這對中國的舞蹈發(fā)展有沒有推動作用?作為一名舞蹈家,楊麗萍說,凡事有利弊,作為舞者,很感謝電視平臺!1980年代,我跳了《雀之靈》,電視里每天都在放。我一天可以在不同的電視臺四次看到自己。舞蹈是一種邊緣的,電視會讓人一下就看到這種埋藏很深的舞者的才華。但是我們要有自己的認(rèn)知和判斷。像我的舞蹈一直都保持著這種嚴(yán)肅性,完整性。比如像《孔雀》,我們起碼琢磨了幾十年,我們每天都在非常嚴(yán)肅地、非常用心地揣摩。所以這些東西都要靠自己來擺正。舞者得了冠軍,如果后續(xù)不行,那也是白瞎。就像有些人拿了奧斯卡大獎,但是后勁乏力,就更慘。所以給我們這個電視平臺,我們就要尊重這個,要知道它的利弊。保持住做舞蹈人的本色,就不會亂!
任何地方都可以舞蹈
之前曾有報道說楊麗萍表示《孔雀》是自己的收山之作,現(xiàn)在她又參加了《舞出我人生》和之前的《舞林爭霸》。雖然是要淡出,但在電視上看到她的機(jī)會卻更多了。楊麗萍解釋,自己從來沒有明確地講什么收山,只是講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遲早要離開舞臺。“但是我們少數(shù)民族從來沒有覺得舞蹈是只屬于年輕人的。比如我奶奶八十多歲的時候還在跳舞。舞蹈對于我們少數(shù)民族來說是只要你活著你就可以跳,但是舞臺不一樣。舞臺是有限制的,畢竟是一個表演。我在舞臺上跳了幾十年了,終究有一天要離開舞臺!
她表示,其實在少數(shù)民族的眼睛里,每一個人都是舞者。哪怕一棵小草,隨風(fēng)都是舞蹈的,它都有天賦,才華。而對于自己離開舞臺之后的打算,她則回答:“我早就說過,跳舞沒有什么限制,可以在樹下,在河邊,在客廳,在花叢中,在任何地方。只要我活著就可以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