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圖為《唐璜》劇照。
最近的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上,以色列蓋謝爾劇院帶來的話劇《唐璜》,像極了它的主人公,奔放,狂熱,隨心所欲,散發(fā)著迷人的誘惑力。
雖然改編自莫里哀的五幕劇,但這出《唐璜》更鮮明地分成了上下兩個半場。上半場熱情歡快,花花公子唐璜將追逐女人作為畢生的事業(yè),縱情風流,流連享 受,甜言蜜語取悅不休,甫一得手便棄之如舊;下半場緊張嚴峻,未婚妻、父親、仆人、仇人相繼來勸阻,連乞丐都忠誠于上帝,仇人因感恩而延遲報仇,甚至墓地 里的石像都動了,唐璜,他的欲望的邊界究竟在哪里?
或可以說,整部劇是兩個方向的組合。前半部橫向,半是流浪半是冒險、半是追逐半是獵奇的旅行,把唐璜這一人物的身份、經(jīng)歷、性情充分地渲染和鋪展開 來。演員表演自如,和臺下觀眾“打情罵俏”近乎饒舌,用游戲的“戲法”表現(xiàn)出了人物的游戲人生。后半部縱向,不同的事件如同漲潮一樣,在不停地往上推,推 上去又下來,后又一件事情又緊跟著推上去!巴啤钡氖翘畦\的“核”:他明白自己的放蕩是受欲望驅(qū)使,可這欲望如他所言是2加2等于4一樣純潔的話,那 能是罪惡嗎?若是罪惡,為何沒有懲罰?真的惡和偽的善誰更該受到懲罰?
戲的后半部分就這樣被一種欲望滿到溢出而懲罰遲遲未降臨的緊張感拉扯著。直到最后,唐璜又一次玷污了來勸說自己的修女(曾經(jīng)的未婚妻),殺死了前來報 仇的她哥哥,才發(fā)出了那懺悔的一聲“不”。天幕裂開,一柱沙從天而降,他疲憊地單膝跪下,緩緩抬起手心,任這無聲無息、無窮無盡的沙子從指縫滑落。在這重 復的流逝中,誘惑者唐璜或許終于知道欲望的無意義了,在這無盡到永恒的時間面前,他終于見到了懲罰的真面目。
這部《唐璜》在情節(jié)上忠實于莫里哀的劇本,但在舞臺呈現(xiàn)上似乎更享受創(chuàng)造的樂趣。白布一扯就是大海,木架子一搭,是帆船,是小樓,是樹林。古典禮服和 現(xiàn)代職業(yè)套裝同臺混搭,周游世界的唐璜騎的不是馬,而是自行車。這邊剛從古董似的貴族澡盆里出來,那邊又對著數(shù)碼相機側(cè)頭微笑。這種摩登的玩世不恭的氣 息,倒是和人物的性格非常貼切,扮演唐璜的以色列當紅明星薩沙,舉手投足皆是戲,把人物不羈和頹廢的兩面都演活了。
排演經(jīng)典劇目,解構(gòu)并不是根本的加分項,根本的加分項在于它能否發(fā)掘出一種現(xiàn)代的深度。戲中對“劍俠唐璜”這一素材的發(fā)掘與演繹就很出彩,貴族式的劍 術(shù)決斗在這里變成了裝備專業(yè)、高度組織化、現(xiàn)代氣息濃厚的劍術(shù)訓練。逐漸暗下的舞臺,十多個頭戴面罩、身穿擊劍服的現(xiàn)代劍客,跟著唐璜的口令,齊刷刷地練 習擊劍,練習進攻、決絕和一無所懼。在低沉而堅定的口令聲中,是欲望在蔓延與繁衍,是無數(shù)個唐璜在蓄勢待發(fā)。如此讓人心驚的場景還有很多,正是因為把唐璜 的“惡”繃緊了,這出戲才獲得更大的回彈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