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少上班族來說,送走春節(jié)長假,下一個能盼望的就是清明假期了。近年來,有關勞動者休息休假的制度日臻完善,但對于相當一部分職工來說,休假權利卻似乎停在了紙上,如同“鏡花水月”。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職工休假權利也引起了代表委員的關注。
全年115天公共假期?
長春市民王宇在一家民營企業(yè)就職,參加工作3年多,幾乎沒有星期天,即使在剛剛過去的春節(jié),他也只休息了兩天。
日前印發(fā)的國民旅游休閑綱要提出,到2020年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再等七年”遭到不少網友“吐槽”,但對和王宇一樣的不少職工而言,法定假日等基本休息休假權利已是奢望。
有媒體計算,“全年公共假期115天”:一是雙休日,全年52周,104天;二是法定假日,即元旦、清明節(jié)、勞動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各1天,國慶節(jié)和春節(jié)各3天,全年共11天。
但實際上,記者采訪了解到,不少單位工作日和周末加班成為“家常便飯”,甚至有單位工作“5加2”“白加黑”,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被一點點消解。
近日一項網絡調查顯示,在全年52個周末104天假期中,全部能休的網友人數不到1/4,有約10%的受訪者稱周末基本無休;法定假日方面,能全休的網友約占四成,甚至約7%的網友稱11天都不能休。
“公務員、部分事業(yè)單位、大多數企業(yè),都很難能休滿規(guī)定的假期,休假要真正落到每一個工作者身上,要走的路程還很長!比珖舜蟠怼|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李楨說。
誰動了我的假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guī)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勞動者休息休假的規(guī)章制度不可謂不完善,但往往在現實中遭遇“執(zhí)行難”。不少職工不禁要問:“誰動了我的假期?”
“‘加班加點’被視為一種美德,‘全年無休’更足以感天動地。只要社會價值對休假不能有理性認識,過勞已然呈現出一種‘病態(tài)美’。那么,勞動者休假權遲早還是羞答答不肯‘下樓來’!本W友“巴多之莊生曉夢”在微博里說。
事實上,讓職工“有假難休”,除了觀念的問題,職工與單位地位不對等也是原因之一。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總工會主席王秀芳認為,現在職工帶薪休假落實難和就業(yè)難有很大關系,只有少數經濟效益好、各項制度比較完善的國企落實得比較好,一般企業(yè)的員工都不敢去爭取相關權益,怕因爭取休假而丟掉工作,底氣不足。
“有假不敢休”成為當下常見心態(tài):職工怕耽誤工作進度,怕給領導留下壞印象,怕影響自身收入……去年底的一項調查顯示,約一半的受訪者直言單位不實行帶薪休假;近八成人認為,勞資雙方不對等,員工沒有話語權。
“一些企業(yè)中,別說帶薪休假了,有的員工甚至一周要工作六天。為了保住飯碗,只好這樣工作!比珖舜蟠碲w立欣說,部分民營企業(yè)對于職工休假的意識薄弱,對國家相關制度落實不力。
莫讓休假權利淪為“紙上畫餅”
如何讓休假落到實處,保障職工切身權益?代表委員認為,這需要用工單位、勞動監(jiān)察部門、工會和職工形成合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黨委書記顏輝說,給予員工帶薪休假,看似對企業(yè)有“損失”,但這種“損失”換來的是職工對企業(yè)的高度認同,回報遠遠超出所謂損失,是一件“小本大利”的事情。
“企業(yè)也有自身的生產規(guī)律,盲目停產損失很大,為保障職工權益,特殊情況不能放假的我們都按規(guī)定在工資上進行補償!比珖舜蟠、吉林利源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民說,企業(yè)管理者主動關心職工權益,更能增加職工歸屬感,提高工作效率。
“維權的渠道不順暢,搞不好維權不成丟了飯碗!辈稍L中一些職工如是說。有代表認為,應加強勞動監(jiān)察等日常監(jiān)管,工會組織也應在維護職工休假權利上引起重視。
李楨代表建議,短假期很容易被忽視和占用,應適當增加長假頻次,降低假日被侵占的幾率。此外,應當把帶薪休假作為用工制度的一個強制要求,明確相應懲處措施,加大社會監(jiān)督和處罰力度。
和不少企業(yè)面臨的情況一樣,醫(yī)生、媒體工作者以及部分服務行業(yè)等由于其工作特殊性,雙休日和法定假日往往不能保證。對此,《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guī)定》也明確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休假保障和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密切相關,不能‘一刀切’,也不能急于求成。”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白山市市長彭永林認為,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整個社會會逐漸形成休假文化以及保障職工休假權益的社會氛圍。(記者陳煒偉、王曉明、王敏、林暉)